强制安装AEB新规落地,潮水褪去之后,谁在营销中裸泳

“履危行安,方能致远。”

话说车圈儿最近刮起了一阵“智驾风”,展会上,AEB(自动紧急制动)这颗“安全豆”算是被各家车企炒得热火朝天。有的车,宣称自家那“前向避障辅助”里头含着AEB的“金钥匙”,听着玄乎,实操起来呢?连个路障筒都分不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毕竟,安全这事儿,容不得半点儿含糊。

强制安装AEB新规落地,潮水褪去之后,谁在营销中裸泳-有驾

幸好,监管之手及时介入,AEB即将迎来“强制上岗”的命运。从前是“可选项”,日后就成了“标配”。这下,那些玩“花活儿”的车企,怕是要坐立不安了。

新规明文规定,自2028年初,无论是家用轿车还是轻型货车,都必须搭载AEB系统。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意味着,以后咱们的座驾,安全系数将得到质的跃升。往日那些“能省则省”的车厂,如今再想“偷梁换柱”,恐怕是痴人说梦了。

更严苛的是,此次的AEB规范,并非“纸上谈兵”。以前只管车辆碰撞,现在还得兼顾行人、自行车、踏板摩托等弱势群体。试想一下,那些在街头巷尾“风驰电掣”的电动车,今后也能被AEB“约束”,安全感是不是瞬间拉满?

不过,诸位看官可别盲目乐观,这里头门道甚多。一些车企,素来钟情于“特定情境路演”,譬如在开阔场地,摆个假人,AEB一脚急刹,堪称完美!可一旦置身于复杂路况,比如施工地段,或者冷不丁窜出个小生物,AEB便“哑火”了。新规旨在杜绝这种“施工场景免责”的营销说辞。今后若想用一行小字搪塞了事?休想!

强制安装AEB新规落地,潮水褪去之后,谁在营销中裸泳-有驾

不仅如此,新规还引入了仿真测试这一环节。何谓仿真测试?说白了,就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各种极端情景,比如雨雾交加、夜间强光、突发障碍等。车企务必在这种虚拟的“考场”上,力证其AEB系统的可靠性。这绝非单靠硬件堆砌便能奏效,而是需要强大的算法和数据支撑。

这下,那些仰仗“PPT路演”、“用户共创”来蒙蔽消费者的车企,只怕要“原形毕露”了。毕竟,真金不怕火炼,是骡子是马,总要牵出来溜溜。

言及此处,不得不提一下当下车市的现状。高端车型配备AEB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八万元以下的入门级车,装配率却仅有区区2.6%!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些囊中羞涩的消费者,在安全保障方面,反倒要矮人一截。新规实施后,这部分市场必将迎来一场强制性的变革。那些依赖“减配AEB以压低成本”的廉价车企,要么精进技术,要么就只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当然,AEB的强制安装,亦为产业链带来了崭新的契机。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线控制动等硬件需求,势必迎来井喷。本土企业,如豪恩汽电、华域汽车、伯特利等,凭借其性价比优势,有望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国货当自强”。

强制安装AEB新规落地,潮水褪去之后,谁在营销中裸泳-有驾

然而,真正的角逐,仍旧集中于软件层面。算法与芯片,方才是决定AEB系统性能的命门所在。那些兼具“硬件+软件+数据”闭环能力的车企,譬如赛力斯、小鹏、理想等,将在合规的大前提下,拓展更高阶的智驾功能,从而拉开技术差距。

有人说,AEB的强制安装,是汽车安全标准的迭代升级。依我看,更是对智驾行业营销乱象的一次深度整肃。当仿真测试与全场景实测成为必经之路,那些仰仗营销包装来堆砌“智驾标签”的车企,终将在潮水退却之后,暴露出其“裸泳”的窘态。

切莫忘记,真正的智能驾驶,并非华而不实的宣传噱头,而是每一次危急关头的可靠守护。我们所期盼的,是更加安全、更加智能的出行体验,而非被营销裹挟的“智商税”。

因此,与其沉溺于那些“全场景智驾”的虚妄之词,倒不如多多关注AEB是否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须知,安全,才是通往家的唯一坦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