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二十多年的漫长等待,奇瑞汽车终于叩开了港交所的大门,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个重要注脚。
2025年9月7日,港交所文件显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CICC)、华泰证券(HTSC)和广发证券(GFSHK)。
这标志着奇瑞汽车长达二十多年的上市之路终于取得关键性突破。据市场消息,奇瑞汽车计划募资15亿至20亿美元(约117亿至156亿港元),有望成为近年来港股最大规模的车企IPO。
01 一波三折:二十年上市路终现曙光
奇瑞汽车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04年,奇瑞就开始了上市探索。
在二十多年时间里,多次尝试通过不同途径上市,但均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
今年2月28日,奇瑞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但因在港交所递表满6个月未获聆讯而失效。8月29日,奇瑞汽车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
此次聆讯通过的背后,是中国证监会8月27日发布的关于奇瑞汽车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02 财务表现:营收利润双双高速增长
奇瑞汽车近年来的财务表现令人瞩目。根据招股书数据,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926.18亿元大幅增长至2023年的1632.05亿元,并在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2698.97亿元。
利润方面,奇瑞汽车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利润分别为58.06亿元、104.44亿元、143.34亿元、24.76亿元及47.26亿元。
净利润率分别为6.3%、6.4%、5.3%、4.5%及6.9%。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纯利同比大幅增长71.5%至46.5亿元人民币。
03 业务构成:燃油车主导,新能源快速增长
尽管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迅速,燃油车依旧是奇瑞汽车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奇瑞燃油车收入占比分别为75.9%、87.8%和69.6%,而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分别为13.2%、4.9%和21.9%。
以2024年前九个月数据计算,燃油车贡献了74.8%的收入,新能源汽车占比增至16%,同比提升11.8个百分点。
奇瑞汽车拥有五大品牌矩阵,包括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每个品牌都有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
04 技术研发:构建全方位技术堆栈
技术实力是奇瑞汽车发展的核心。多年来,公司建立了全方位技术堆栈,包括鲲鹏动力(动力总成系统)、火星架构(汽车开发平台)、雄狮智舱(智能座舱系统)以及辅助驾驶系统。
这些技术成果为奇瑞产品提供了竞争力保障。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募资金额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扩大产品组合,以及下一代汽车和先进技术的研发。
05 全球布局:中国车企出海标杆
奇瑞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的典范。2001年,奇瑞出口了第一辆汽车。截至2025年3月31日,奇瑞在全球拥有2,958个海外经销商网点,遍及亚洲(中国除外)、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自2003年以来,奇瑞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
2024年,奇瑞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的销量均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
06 募资用途:拓展海外与技术创新并重
根据招股书,奇瑞汽车本次香港IPO募资金额拟用于以下几个方向:
- 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
- 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 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 提升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这表明奇瑞汽车将继续坚持技术立身和全球化发展两大战略方向。
奇瑞汽车此次通过港交所聆讯,意味着其长达二十多年的上市长跑终于接近终点。
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奇瑞2024年销量增速位居榜首。
成功上市后,奇瑞将成为近年来港股最大规模的车企IPO,募资约15亿至20亿美元(约117亿至156亿港元)。
这笔资金将助力其新能源转型与全球化扩张,在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崛起的浪潮中写下自己的注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