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M817,披着硬派科幻外衣,顶着华为ADS 4.0的光环,售价不到五十万,乍一看,似乎是性价比之王。可细细一品,一股浓浓的消费主义陷阱味儿就飘了出来。
咱们老百姓买车,追求的是什么?遮风挡雨,通勤代步。可如今的车企,硬生生把汽车变成了科技堆砌的竞技场。激光雷达、L3级自动驾驶,这些炫酷的功能,在复杂多变的现实路况中,究竟有多少实用价值?真敢将生命安全托付给冰冷的机器?《庄子·天地》篇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类的认知有限,科技的发展也并非完美无缺,将驾驶的责任完全交给人工智能,无异于玩火自焚。
再看看这“5+2+2”全场景覆盖,城市通勤、周末短途、长途穿越,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用车图景。可对大多数人而言,车不过是每天两点一线的通勤工具,这宏大的场景设定,更像是车企精心编织的营销话术,撩拨着人们内心深处对诗和远方的渴望,刺激着钱包的提前打开。与其说是满足需求,不如说是制造焦虑。
猛士,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浓厚的军事色彩,开出去或许能满足一些人的虚荣心,但它真的适合家用吗?庞大的车身挤占着本就紧张的停车位,高昂的油耗更是雪上加霜。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汽车的本质始终是代步工具,实用性才是永恒不变的追求。
与其追求这些华而不实的功能,不如关注车辆本身的品质、安全性和经济性。与其被消费主义的浪潮裹挟,不如理性思考,按需购买。五十万,可以改善多少人的生活,可以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幸福?与其沉迷于科技的幻象,不如脚踏实地,过好眼前的每一天。
毕竟,车子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让人成为其炫耀的工具。莫让消费主义的迷雾遮蔽了双眼,让汽车回归其工具的本质,让生活回归其简单的快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