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又整活了,搞了个加推版,车已经到店了。
这事儿的核心不是什么换怀挡,加冰箱,续航加到245公里。这些都是战术动作,是皮相。
这事儿的核心是,比亚迪不装了,摊牌了。
它的潜台词只有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的发布是把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直接端走,让一桌子人没得吃。
那比亚迪汉这个加推版,就是反手掏出个炸药包,说今天这餐厅谁都别想出去,要么跟我拜把子,要么一起成盒子。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终极体现,市场不是请客吃饭,是黑暗森林,我先开枪,不用管打的是谁,反正周围都是敌人。
我们来拆解一下,看看这场行为艺术到底有多疯。
首先,换怀挡和加冰箱。讲真,这玩意儿技术含量高吗?一点都不高。奔驰几十年前就在玩怀挡,冰箱更是早就烂大街的配置。但比亚迪厉害就厉害在,它把这两样东西,变成了一种“降维打击”的仪式。
你想想那个场景。一个传统车企,比如大众,还在纠结中控台那块钢琴烤漆到底要不要换成哑光的,因为换了供应商成本要加三十块钱,开会能开三个月。
而比亚迪这边呢?用户说挡把丑,占地方,好,直接给你干掉,换成怀挡,空出来的地方塞个冰箱。这操作就像什么?就像你在打《英雄联盟》,对面还在算兵线经济,你这边直接开了修改器,把装备库给搬过来了。就问你怕不怕?
这背后是一种思维模型的彻底颠覆。过去的车企,是工程师思维,是“我给你什么你就用什么”。现在的比亚迪,是互联网思维,是“用户骂什么我就改什么,而且我还要加倍给你”。这个冰箱,它不只是个冰箱,它是一个态度,一个宣言,一个对所有同行竖起的中指。它在说:看到了吗?你们还在为几个破按键抠抠搜搜,我已经开始关心用户冬天能不能喝上热咖啡了。
这种感觉,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体验特别深。就像你老婆跟你抱怨家里小,正常人的思维是,要么换个大房子,要么扔点东西。但掀桌子的人会怎么干?他会直接把承重墙砸了,告诉你,你看,现在是不是大了?虽然房子快塌了,但态度是到位的。
比亚-迪现在就是这个砸墙的人。
然后是那个245公里的纯电续航,配合第五代DM技术。这个数字就很玄学。它不是200,不是250,是245。这个数字仿佛经过精密计算,目的就是为了精准地压死每一个对手。
对于插混车来说,100公里续航是及格线,能满足日常通勤。200公里是优秀线,能让你在一周的工作日里彻底告别加油站。而245公里是什么?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过饱和攻击”。它在告诉消费者,你根本不需要这么长的纯电续 বাড়,但我就是要给你,多出来的这45公里,不是给你用的,是用来让你精神胜利的,是用来让你在跟朋友吹牛逼的时候,可以云淡风轻地说一句:“诶,我的车纯电就能跑二百五,少你五公里。”
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这就是反技术崇拜的民粹解构。比亚迪早就悟了,消费者懂个屁的发动机热效率、电机功率谱。消费者只懂最简单粗暴的数字。我的续航比你长,我的零百比你快,我的冰箱比你冷。简单,直接,有效。就像武侠小说里,你还在修炼内功心法,讲究人剑合一,人家直接掏出了加特林,哒哒哒一顿扫射。道理?什么道理?我的子弹就是道理。
再看全系标配的云辇-C。这又是一个典中典的“品牌玄学”下放操作。
本来云辇这种东西,是仰望那种百万级车上装逼用的,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现在直接给你干到二十万不到的汉上面,而且是标配。
这操作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你在修仙小说里,主角还在辛辛苦苦筑基,门派长老突然说,来,这本《九转玄功》是成仙的秘籍,现在人手一本,大家随便练。
三体人看了都要气活过来。
同行看了也得傻。人家辛辛苦苦把一个技术打造成高端的象征,卖的是溢价,是信仰。比亚迪倒好,直接把“信仰”变成了“标配”,把“奢侈品”变成了“压缩毛巾”,泡水就发,人手一个。这会让那些花大价钱买了高配车型的老车主怎么想?会让那些还在把类似技术当卖点的友商怎么想?
比亚迪:我管你怎么想,我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用上,我就是要让这个技术变得不值钱。最好的防御,就是让所有人都拥有。你们还在卖“屠龙刀”?不好意思,我这儿“屠龙刀”买方便面就送。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云辇比喻成压缩毛巾,好像有点侮辱这个技术,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这种打法,完全不讲武德,甚至有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癫狂。它摧毁的不仅仅是对手的定价体系,更是在摧毁整个行业过去赖以生存的“等级秩序”和“技术壁垒”的幻觉。
最后我们来聊聊价格。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文章里说,预计小幅上调。
我跟你讲,这才是最骚的。
所有人都觉得,你加了这么多东西,冰箱、怀挡、长续航、云辇-C,你得加价吧?加个一两万,合情合理。
但按照比亚迪现在这个“心态爆了”的状态,它最有可能的操作是什么?
是不加价,甚至小降一波。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用一个看似不合理的定价,彻底引爆市场情绪,造成一种“不买就亏了一个亿”的恐慌。这是一种心理战,一种饱和式的精神轰炸。它要的不是利润,它要的是市场份额,是把所有潜在的、犹豫的、观望的客户,一把全部吸干。
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所以我特别懂这种“品牌信仰”的力量。会买特斯拉的人,买的不是车,是马斯克的故事,是科技的未来感,是一种身份认同。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而比亚迪现在要做的,就是用极致的性价比,极致的产品力,去对抗这种虚无缥缈的“品牌玄学”。它的逻辑很简单:你的信仰再坚定,能当饭吃吗?能当电用吗?我的冰箱能冻可乐,你的信仰能吗?
所以,比亚迪汉这次加推,根本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更新。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闪电战,是一次针对整个中端轿车市场的无差别攻击。它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把配置、续航、技术全部打到了地板价。
最终的价格会是多少?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那个价格,一定会让每一个竞争对手,都感受到一种被扼住喉咙的窒息感。
就问你,这种不务正业,一心只想把同行卷死的精神状态,你怕不怕?
我真的会谢,太可怕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