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确认 Model 3 _ Y 标准版减配胎压传感器,车主褒贬不一

好家伙,这特斯拉又玩出新花样了!

刚拿到最新消息,它就在Model 3和Model Y标准版上,把那物理胎压监测传感器给“挥手告别”了。

这一下,车友圈里可炸开了锅,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眉头紧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特斯拉确认 Model 3 _ Y 标准版减配胎压传感器,车主褒贬不一-有驾

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先来捋一捋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过去,要看轮胎气足不足,得靠装在轮胎里的那几个小玩意儿——物理胎压传感器,它们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每个轮胎具体是多少压力。

可现在,特斯拉说是要“与时俱进”,直接取消了这些“老古董”,转而启用一套“聪明的”间接监测方案。

它怎么个聪明法?

原来是“借用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ESP(电子稳定程序)的轮速传感器。

这套新系统的工作原理,说起来也挺有意思。

想想看,一个轮胎如果没气了,它肯定会瘪下去一点,直径也就变小了。

车子跑起来,每个轮子都在转,正常情况下,转速应该是同步的。

可要是哪个轮子气少了,它的直径就小了,转速自然就比别的轮子快那么一丁点。

这套“间接监测”系统,就是盯着这微小的转速差异,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刻发出警报,告诉你:“喂,这轮胎可能有点泄气了!”

特斯拉确认 Model 3 _ Y 标准版减配胎压传感器,车主褒贬不一-有驾

这招儿,听起来确实够“特斯拉”的,够“黑科技”的。

支持者们振臂高呼,说这下换轮胎简直太方便了!

尤其是那些冬天换雪地胎、夏天换夏地胎的车主,再也不用花大价钱去买、去匹配那套昂贵的TPMS传感器了。

省钱是小事,这流程简化带来的舒心,那才是实实在在的。

对于经常需要折腾轮胎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简直是“解放双手”的节奏。

可话又说回来了,这世上哪有完美的事儿?

反对的声音,那叫一个此起彼伏,而且理由也相当充分。

批评者们直指要害:这间接监测,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靠谱”!

它给的,永远只是个模糊的信号,没法像物理传感器那样,直接告诉你具体是多少帕斯卡(kPa)的胎压。

它只能等到轮胎气压下降到一定程度,那个直径上的变化足够明显,轮速差大到它能“察觉”的时候,才会“嘀嘀嘀”地响起来。

而这个时候,你的轮胎可能已经“病入膏肓”,严重亏气了!

你想想,这延迟的警报,对我们开车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油耗肯定会悄悄爬升,轮胎磨损也会加速,这都是实打实的损失。

更关键的,也是最让人心惊肉颤的,是那潜在的爆胎风险!

轻微的亏气,往往是爆胎的前兆,如果这套系统迟迟不报警,我们是不是就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危险?

这种安全上的“盲区”,试问哪个老司机能不心慌?

特斯拉确认 Model 3 _ Y 标准版减配胎压传感器,车主褒贬不一-有驾

笔者在这里可以负责任地说,实践反复证明,这种“感觉式”的监测,远不如“数据式”来得可靠。

我的经验告诉我,那些能直接读取胎压数值的系统,能让你在第一时间了解轮胎的真实状况,就像给你的车配备了一个时刻警惕的“健康管家”。

而间接监测,更像是个“事后诸葛亮”,等你问题大发了,它才“恍然大悟”。

而且,从法规层面看,特斯拉这波操作,似乎也还没触犯“红线”。

美国和欧盟等地的规定,只强制要求车辆必须配备胎压警报功能,但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何种技术。

比如,美国法规要求系统在胎压下降25%时就要发出警告,从理论上讲,间接式系统是能够达到这个最低要求的。

但是,理论归理论,实际应用中的表现,那可就天差地别了。

我记得我之前开的一辆车,选装了直接式胎压监测。

每次启动,仪表盘上那几个小指示灯一闪而过,心里就踏实多了。

长途旅行前,我总会习惯性地检查一下胎压,那是一种对安全的掌控感,是“胸有成竹”的从容。

这就像古人云:“防患于未然”,我们就是要提前预警,而不是等到“火烧眉毛”了才行动。

特斯拉确认 Model 3 _ Y 标准版减配胎压传感器,车主褒贬不一-有驾

想想看,你开着车,行驶在茫茫戈壁,或者翻越巍峨的雪山,路况复杂多变。

突然,一个不留神,轮胎被碎石磕了一下,开始缓慢漏气。

如果你的车装的是直接式胎压监测,它会立刻告诉你,让你及时靠边检查,也许就能避免一场在荒无人烟之处的尴尬与危险。

可要是依靠这套“间接”的系统,它可能还在“沉睡”,等你感觉到车子不对劲,可能就晚了。

这可不是“坐而论道”的口舌之争,这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实实在在的考量。

我理解,科技的进步往往伴随着成本的优化,特斯拉想通过简化设计来降低门槛,这本身无可厚非。

毕竟,“道可道,非常道”,技术总是在不断演进的。

但是,有一些关乎生命安全的基本配置,是不是应该有所坚守?

正如《孙子兵法》所言:“胜算在握,方可言战。”

在安全这件事上,我们必须确保“胜算在握”,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理论上”的合规。

笔者在这里斗胆猜测,或许特斯拉在未来,可以考虑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比如,在高端车型上保留直接式胎压监测,或者提供一个付费的选配方案。

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毕竟,车子是开在路上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所以,各位老司机们,你们怎么看?

这特斯拉的“减配”操作,是科技进步的福音,还是安全上的隐患?

你们有没有因为胎压问题,经历过惊心动魄的时刻?

或者,你们对这种间接监测技术,有什么看法?

评论区里畅所欲言,让咱们一起把这个话题聊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