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里密密麻麻的新车蒙着防尘布,展厅销售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维修工人在空荡的车间打牌——这不是行业淡季的常态,而是2025年汽车经销商集体陷入的生存绝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超1200家4S店濒临倒闭,每天有12家经销商悄然退场。当74.4%的经销商卖一辆车亏两万,当345万辆库存冻结5100亿资金,这场由主机厂压库、新能源转型和价格倒挂共同引发的雪崩,正将传统汽车销售模式推向悬崖边缘。
主机厂压库之殇:卖一辆亏4万的死亡循环
"完成不了任务?每台车再降3000!"某合资品牌经销商老李指着积压的50台库存车苦笑。2025年上半年,全国超八成门店存在价格倒挂,15万-20万元车型优惠普遍超5万,扣除返利后单台亏损仍达4万元。这种饮鸩止渴的销售模式,源于主机厂脱离市场的销量目标。
数据显示,仅27.5%的4S店完成上半年销售目标,库存系数却飙升至56.6%的警戒线以上。更触目惊心的是,345万辆积压新车相当于两个半月的销量,5100亿流动资金被冻结成"铁疙瘩"。某经销商集团负责人透露:"厂家还在拼命压库,我们现金流最多撑三个月。"
新能源转型阵痛:燃油车售后崩塌与三电困局
当比亚迪经销商老陈换上"新能源旗舰店"招牌时,残酷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混动车单台提成仅500元,不足燃油车的1/3,厂家压库量反增40%。更致命的是,新能源车三电维保需求比燃油车少34%,曾经贡献61.6%毛利的售后业务急剧萎缩。
某新势力售后经理坦言:"车主两年才进店1.2次,保养套餐根本推不动。"传统4S店引以为豪的"前店后厂"模式正在失效,而经销商缺乏三电技术储备,使得转型如同带着枷锁跳舞。
豪华品牌神话破灭:从加价卖车到降价求生
保时捷中国销量暴跌26%,宝马5系终端降价15万落地30万区间,奔驰C级优惠幅度超40%——这些数字撕碎了豪华品牌抗风险的遮羞布。原宝马4S店投资人王总算过账:"卖传统豪华车平均亏2万,转投问界后单车毛利反升1.3万。"
超豪华阵营同样寒意逼人,宾利、劳斯莱斯跌幅超20%,玛莎拉蒂经销商甚至七折甩卖卡宴。当品牌溢价光环消散,技术赋能成为新生存法则,曾经躺着赚钱的豪车经销商们,正在经历最残酷的价值观重构。
生死转型:大商收割与代理制革命
中升集团一次性拿下50家华为智选车代理权,原沃尔沃经销商集体转投"尚界"——头部经销商集团正用"换牌手术"自救。与此同时,年销300万以下中小经销商被批量清退,行业加速走向"巨头垄断+新势力直营"的二元格局。
这种洗牌背后是商业逻辑的根本变革:传统压库模式让位于用户直连,固定服务费取代价差盈利,就像手机行业从运营商合约机转向苹果直营店。某退网经销商苦笑:"现在连地皮都找不到接盘侠,租金还在涨。"
这场暴雨中没有赢家。主机厂财报的漂亮数字下是渠道崩盘,消费者捡到的便宜背后是服务缩水,而经销商正用每天倒闭12家的代价为旧模式殉葬。当变革的洪流冲刷而过,或许只有放下"饮鸩止渴"的侥幸,才能看见新大陆的曙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