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听人念叨着一些关于座驾的“长生诀”?
什么汽油见底就折寿啦,熄火前忘关冷气就伤筋动骨啦,感觉句句都凿凿有词,教你不得不谨小慎微。
可真相真个如此吗?
今儿个咱就来揭一揭那些年,我们深信不疑的“驭车诳语”。
先聊聊这油量告罄。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每次瞧见油表指针逼近底线,便如坐针毡,急吼吼地寻觅加油站。
缘由嘛,说是怕损了油泵。
坊间传闻,油泵需浸润在燃油中方能散热,油量告急便易致其过热而亡。
听来似有几分道理,是也不是?
然则,现今之油泵设计断没恁般脆弱。
工程师们早已周全考量了散热一事,纵使油表灯亮如白昼,只要油泵尚能汲取油料,散热便不在话下。
这便好比你饮水,即便杯中水已见底,只要尚能嘬上一口,便不至于渴死,一个理儿。
再说熄火前关冷气这桩事。
老驾驶员们常告诫,不关冷气下次启动会加剧电瓶负担。
这话听来也是颇为骇人,毕竟电瓶若是寿终正寝,更换一个亦需耗费不少银两。
可实情是,当今之汽车电路设计颇具巧思,启动之时会优先确保起动机的电力供给,冷气压缩机可没那般大的颜面,能抢在起动机之前启动。
是以,熄火前不关冷气,对电瓶的影响实则可忽略不计。
当然啦,为了你的呼吸道康健,抑或建议关闭压缩机,减少霉菌滋生,终归无人愿每日呼吸着霉变的空气驱车赶路。
新车“开光”,哦不,是磨合,这话题,亦是老调重弹了。
往昔之车,零件精度粗糙,磨合期至关重要。
但现在都什么年头了?
制造工艺已然如此精湛,莫非还需如老牛拉破车般慢慢磨砺不成?
还真须要!
虽说现今之零件精度确已提升不少,但再精密的部件亦需一个彼此适应之过程。
这便好比两位武林高手,初次联袂亦需先行操练配合,寻觅感觉。
是以,新车仍旧需要磨合,只不过毋需如往日般小心翼翼,正常驾驶即可,莫要动辄地板油,温润一点,它方能更好地为你效劳。
再有那停车熄火的“金科玉律”。
什么先挂N挡,再拽手刹,再松脚刹,最终挂P挡,一套流程下来,比做瑜伽还繁琐。
老实讲,自动挡已然发展至今,厂家早已将各种停车场景纳入考量。
平坦路面停车,随你如何操作皆可,只需图个方便快捷便罢。
着实没必要搞得这般复杂,反倒将简单的操作弄得比手动挡还棘手。
启动之时,先通电自检再启动?
这番说辞亦是流传甚广。
据说如此这般方能护住车辆的电脑模块,避免“带病上岗”。
然则,电脑模块的自检程序全然可在启动之后进行。
诸多车辆启动之后,仪表盘上之各式指示灯皆会亮将一遍,这便是一番自检之过程。
是以,启动着车同样可以自检,压根儿毋需特意等待几秒钟。
末了说说原地转动方向盘。
诸多人觉着原地打方向甚是伤车,会折损方向机。
这话有几分道理。
原地打方向确会增添方向机的负荷,但此等负荷对于方向机而言,全然是小菜一碟。
这便好比一根木棍能承受百斤之重,你用五斤之力压之,与用十斤之力压之,对木棍之损害几近可忽略不计。
更何况,谁会闲来无事天天原地打死方向盘玩耍?
放眼驾校之教练车,每日遭受学员们之百般凌虐,方向机亦没恁般容易损毁。
所以你看,诸多所谓的“养车秘诀”,实则皆是人云亦云之谈。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一些说法奉为圭臬之时,是否忽略了汽车工业之发展与技术之进步?
与其战战兢兢地遵循那些过时的“驭车诳语”,不如多了解一些科学的用车知识,让你的爱车更好地为你效力。
终归,开车是为了怡然自乐,而非被这些“诳语”吓得不敢踩下油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