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将近13亿辆汽车在路上行驶,每年有数百万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超过20%的肇事原因与汽车的机械故障有关。有车一族们,你的小汽车是否依然开得“风驰电掣”?别一味沉浸在速度与激情的快感之中,忽视了车辆的一些隐藏问题,毕竟汽车也会跟人一样“生病”。五万公里看似一个普通的里程数,实际上,这一节点是你爱车的“生死线”。今天我们就来替各位车主敲响警钟,剖析五万公里之后,哪些部件容易悄悄出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你以为一切都没事?真的是这样吗?
先说说轮胎吧。要知道,它可是你车子与地面唯一的接触点,完全决定了你在路面上的安全性。但实际上,有90%的司机都不知道该如何科学判断轮胎的安全性。很多车主的心态可谓是“只要不瘪下去就还能用”,他们仿佛不知道轮胎有寿命这回事。你看看自己车的轮胎,表面可能还算光鲜,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不会发现胎壁上已经冒出了细细的裂痕,像是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的墙面?又或者,轮胎的花纹几乎快被磨平,隐约露出了磨损标记?这些,可能就是你的爱车在“求救”的信号。
更让人揪心的是,轮胎出了问题往往没有预兆。有些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突然一声巨响就爆胎了。要知道,高速爆胎的后果可是毁灭性的,车毁人亡的新闻比比皆是。那么轮胎究竟该什么时候换?专业人士给出的建议是:用车三年或者行驶五万公里之后,必须做好轮胎的检查和更换。千万别以“还没有完全坏掉”这种侥幸心理拖延,否则不仅钱包受伤,连生命都可能搭进去。
轮胎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什么需要车主特别注意的呢?我们听听小李的经验。小李是我们这条街有名的“老司机”,自己开了辆十几万的小车,每天接送孩子、上下班、跑长途,全靠这车来回奔波。然而前两天,他却被朋友“捅了一刀”,为因为他一位当修理工的老朋友看了他的车后,直言不讳地说“小李,你再不上心点,这车早晚会出大事!”
原来,小李的刹车片早就磨到只剩下薄薄的一层,几乎快见底了。大家刹车系统能有几多不起眼?每次开车上路,路口刹车、高速刹车,都是命悬一线的操作。如果这一片小小的金属失去了“抵御摩擦”的能力,那不就成了让车直接撞上去的帮凶?而小李无非是因为想着少花点钱,自己心里还安慰自己:“刹车脚感好像还行”。
修车工友人的忠告让小李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找了个靠谱的修理店换了刹车片。可要是小李没那么幸运,等到刹车片彻底“光溜溜”的那天,大约只有现场的交通警察能见证它的悲剧。
现在我们来说电瓶,作为汽车的“心脏起搏器”,它的健康对于车来说至关重要。你或许听说过这样的故事:一辆平日里“活蹦乱跳”的汽车,突然在某个不合时宜的夜晚就像“辞职不干了”,无论司机怎么发动车辆,都只听见点火的声音,却看不到车有半点动的意思。焦急的车主只能在昂贵的拖车费中捂紧了钱包。
很多人对电瓶不够重视,原因之一是电瓶坏掉之前通常不会发出明显的信号,直接“罢工”,你根本防不胜防。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无法预防。当你的车行驶到五万公里,或者使用了四五年后,电瓶其实已经步入了老年期。此时,它的容量和启动能力会逐渐衰减。如果平时开车时你发现车子启动速度明显变慢,或停车后灯光变暗,那往往意味着你的电瓶该换了。
但,有些车主觉得,电瓶能用则用,不出事就不管。更别提那些车一周不开一次,偶尔开出去一趟还各种嫌弃的“周末司机”了,他们完全不知道,电瓶长时间不用就会“饿死”。他们总会遇到一个糟心的状况:当准备出门时,车却趴窝了,场面相当尴尬。而一旦出现这种状况,挽救它的方式可能就只有换新电瓶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以为只要关心了轮胎、安全系统和电瓶就万事大吉了。但埋在车底、存在感不高的变速箱(以及里面的变速箱油)才是最“沉默的杀手”。这个部件更像车的“大脑”,几乎全程参与车的动能运转。好好开车过程中,如果车子突然顿挫了一下,或者加速的时候感觉“推不动”,你会怎么做?可能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车是不是太久没保养了”,然后继续开,开到实在开不动才打电话叫拖车。
但我们去聊聊案例。据某汽车修理站的统计,一辆车若长时间不更换变速箱油,内部的零件在高温高压下极易磨损或老化。之前有个车主张大哥,开车六万多公里,心疼保养费用,一直没换过变速箱油,等察觉到车起步时动力不足、换挡迟滞时,送去一检查才傻了眼:变速箱里的金属碎屑多得已经影响到了内部运转,最后不得不花了近两万元修理。
变速箱油的更换不算贵,四到六万公里换一次,多则几百块。但长期累积出来的后果延迟到爆发的时候,修理难度直接翻倍。不少车主看到账单后,真是叫苦不迭。
以上这些听起来似乎还可以通过勤检查、多保养来有效规避。但问题也由此浮现: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检查,又或者愿意去检查。即使他们知道了也常常陷入懒惰的死局,想着“应该没啥问题吧,车还在动嘛”。
这种观念的危险之处就在于:我们无法准确预判下一秒会出什么事情。去年有一个新闻让人痛心,一名年轻司机驾驶汽车,在高速上爆胎,车辆失去控制导致严重交通事故。后来调查发现,他的轮胎已经使用了七万公里,胎面近乎磨光。假设当初能及时更换轮胎,这场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正是这种时候,你才会真正理解“亡羊补牢”四个字的分量。
也有人觉得“这不就是修车店耸人听闻地想赚我们的钱”。的确,如今市面上不乏欺骗消费者的商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彻底把一切车况问题置之不理。相反,这提醒车主们要擦亮眼睛,精心挑选可信赖的维修店,该做的检查和保养一项都不能少。对车真诚,车才会平安开下去,长远来说,其实是在买时间和安全。
一下吧,五万公里是你爱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一次隐晦的提醒——人到了三四十岁可能会定期做体检,那车开到这个里程数时也需要“查漏补缺”。今天说的轮胎、刹车片、电瓶和变速箱油四大部件,都是直接关系到驾车安全性的要点。请记住,它们不是在吓唬你,而是在为你的生命安全护航。
有人说:“不修车,没车开,大不了换个新车。”但话又说回来了,不在意老车的健康,就能对新车用心照顾吗?与其想着如何换更贵的车,不如问问你自己:开车到底是为了炫耀,还是为了安全便利呢?多一些责任心吧,养车实乃为你自己和家人保护好平安回家的路。
现在:今天说的这些“老伙计”,你给你的车体检了没?假如很重要,为什么我们总是拖延,真的非要等到车抛了锚才心高气短吗?为抗拒必要的养护付出的代价,难道都值吗?来聊聊你的看法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