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捷途X70L这个上市发布会,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不装了,摊牌了。
奇瑞,或者说捷途,这次是真不打算跟同行们一起玩过家家了。
什么“越级才豪华”,什么“磁悬浮豪华电七座SUV”,这些都是障眼法,都是给媒体老师们回去写稿用的漂亮话。你把这些花里胡哨的词儿都扒了,核心就五个字:
价格,干到死。
9.99万起,注意,是“超级置换抢购价”。这里面有猫腻,但没关系,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精准地砸在了所有十万级SUV厂商的CEO办公桌上。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如果说之前别的价格屠夫是把餐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捷途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顺便还把厨子绑走了。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进攻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只能趴在废墟里捡饼干渣。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竞争法则,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捷途选择直接掀桌子。
他们搞了一堆听起来很6的东西,比如“前路虎揽胜设计负责人安德鲁先生操刀设计”。
诶,你听听,这味儿是不是很熟悉?典中典了属于是。这就是在疯狂暗示你,我们这车有豪车基因,有贵族血统。但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关心的是你这车开起来到底怎么样,而不是设计师之前在哪家上过班。这就好比你去相亲,对方一直强调自己是世界五百强的前台,听着高大上,但和你过日子没半毛钱关系。
真正的豪华,从来不是设计图纸上的事儿,而是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品牌玄学。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徽,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画的那个大饼。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捷途没有这个玄学,所以它必须拿出点硬通货。
硬通货是什么?是鲲鹏2.0TD发动机,是奇瑞自研的8AT变速箱,尤其是那个CDC电磁悬挂。
坏了菜了,这玩意儿都给干到十万级的车上了。
这东西以前是给谁用的?是给那些动辄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车,用来装点门面的。作用就是宣传资料里写的“起步不抬头、刹车不点头、转弯不侧倾、过坎不颠簸”。听起来像不像金钟罩铁布衫?
但我们必须解构一下这个技术崇拜。这套“电磁铁布衫”真正的应用场景,不在于让你在平整的柏油路上体验丝滑,而在于帮你对抗中国最复杂的路况——比如突然从路边窜出来的老头乐,以及被大货车碾压得像月球表面一样的国道。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悬挂好不好的关键,也不在赛道,在于你家小区门口那个修了三年还没修好的大坑。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CDC的作用就是让你在遇到这些糟心事的时候,车身姿态能稳一点,不至于让你手里的奶茶都洒了。
这就叫实用主义,这就叫民粹解构。把高大上的技术,拉到最混乱的现实里去摩擦。能过,就是能过。
然后是那个骁龙8155芯片和15.6英寸向日葵屏。
我一看到这个组合,就仿佛看到了一个二胎家庭的真实写照。长途旅行,后排两个“神兽”开始“大闹天宫”,这时候什么人车交互、什么智能座舱都是扯淡,唯一的需求就是这块屏幕能不能快速、流畅地打开爱奇艺,播放《小猪佩奇》。
只要能让孩子安静下来,让老人安稳睡觉,这块屏幕就完成了它超越技术参数的终极使命。至于什么算力、什么跑分,在“妈妈,我还要看一集”的魔音贯耳面前,一文不值。
所以你看,捷途非常“开窍”,它知道自己的用户要什么。他们不是来跟你谈理想谈信仰的,他们是揣着计算器来买车的。
他们要的是空间,所以捷途给了2820mm的轴距,给了大五座和大七座。要的是配置,所以给了CDC和8155。要的是放心,所以给了“整车终身质保”。
这个“终身质保”,尤其值得玩味。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阳谋。一方面,它确实给了消费者一个定心丸,潜台词是“我们对自己的东西有信心,你放心开”。另一方面,它又像一个甜蜜的枷锁,把你和这个品牌牢牢绑定。这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捷途这套组合拳,真的有点像《道诡异仙》里的神通,威力巨大,但副作用也明显,就是把“豪华”这个词给彻底玩坏了。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一些所谓豪华品牌车的人,必须介入一下。
豪华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你坐进去之后,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板,感觉自己今天出门应该穿件带logo的衣服的心理暗示。它和配置堆了多少,关系不大。
捷途X70L提供的不是豪华,它提供的是一种“占便宜”的快感。是一种“我用买一件优衣库摇粒绒的钱,买到了一件始祖鸟硬壳冲锋衣功能”的账面胜利。
这两种感觉,完全不同。
但问题是,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尤其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要还房贷车贷的中年人来说,哪种感觉更重要?
是虚无缥缈的品牌光环,还是实实在在的配置和空间?
就问你怕不怕?
捷途悟了,它彻底想明白了,它服务的不是那群追求品牌信仰的人。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品味。
捷途要服务的,是那些在超市里会为了买哪种鸡蛋更划算而打开计算器的人。
这些人,才是沉默的大多数。
所以捷-70L的出现,根本就不是来跟你谈“豪华”的,它是来搞“压缩毛巾”战术的。把所有二十万级SUV才有的功能和体验,强行压缩到十万级的价格里,然后往市场这杯水里一扔,瞬间膨胀,塞满所有空间,让别人无路可走。
简直就是要把同行往死里逼!
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说好的技术爆炸,怎么你们地球人开始玩起了自爆卡车?
但最后,隔壁的邻居可能还是会加钱去买一个更有名的标。为什么?因为人买的从来不只是车,买的还是一种身份认同,一种社交货币。
这事儿,没道理可讲。
就是这么个道理。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