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宝马这个新出的Vision CE 电摩,真的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四十年前他们就鼓捣过什么不用戴头盔的摩托,如今居然还是这个路子,只不过把油改成了电,把顶棚换成了防滚架,再加上一堆未来感的新技术。你说科技到底是在循环还是在进步?这事儿我要分两头说。
先说这防滚架。有人一看就笑了,说摩托还防滚啥?两轮车不就是图个飘逸灵活,要是围上一圈钢筋铁骨,还骑个啥?但你站在宝马的角度琢磨琢磨,他们想的恐怕是,既然现在安全已经成了大家出行的头等大事,老喊电动车环保革命,但骑摩托车本身其实是个高风险运动,摔一下的代价远比电池自燃要大得多,那不如给摩托也加个“汽车级别的被动安全”。
有几个问题得问问大家——摩托车要不要像汽车一样,把安全做到极致?如果真的能做到碰撞不死,需不需要穿骑行服、戴头盔?这样一来,会不会让更多人愿意骑摩托?还是说,摩托车的乐趣,就是在那风驰电掣、头顶帽檐帽、身穿皮衣的潇洒里?宝马这波操作,究竟是在拉拢一批新用户,还是在赶走一批老骑手?
我翻了翻资料,看宝马说得挺狠,说他们实验过各种场景,“防护等级高到不需要额外保护。”乍一听,好像是给城市白领量身定做的,你上班下班穿套西服,扣上安全带,电动一扭就能在城里飞。但如果真敢不戴头盔出门,见了交警怎么说?我国交规摆明了骑摩托不戴盔就是罚。是不是以后还要改法规,把“有防滚架”当做免戴头盔的条件?这又是一个值得追问的点,这种设计到底是为了技术创新还是争取政策松动?宝马在欧洲能玩得转,不代表国内也能顺风顺水。
退一步讲,要智能化的自平衡系统,按宝马的宣传是“停下来也不用落地撑脚,人不用保持平衡”,这想法确实蛮科幻。说实话,我自己骑过几款大踏板,最大的麻烦就是车重。尤其女司机、老年骑手,停车蹭脚底下滑一下,那就是翻车,搞伤不止车还伤人。这套平衡系统,真能推出来靠谱用,确实解决了好多实际问题。但问题又来了——摩托车如果变成“随随便便就能骑,谁都能骑,几乎不用担心失控”,是不是有点过于傻瓜化?骑摩托原本可是要悟性、要技术、要经验的,非得把门槛降到零,这对摩托这个圈子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130km的续航里程,也不是什么革命性突破,放在电摩圈里属于主流水平,但你对比一下汽车动辄五六百公里,或者电动自行车三四十公里,有点不上不下——既没有爆炸性的优越,也没有硬伤。更何况,城市通勤其实一天也就这么点距离,大多数人骑来骑去都是十几二十公里,所以宝马压根就不是冲着远途旅行去开发的,就是要在城市里折腾。换句话说,这车目标受众其实很明确——城市白领,环保主义,轻便出行,再要么就是追求新鲜感的科技极客。你让我这天南地北的流浪汉骑,在乡下整块土路,碰上暴雨泥泞,估计连防滚架也救不了。
宝马这类产品背后,还有个有意思的事,就是他老想把汽车和摩托车的边界模糊掉。你想想,既有安全带又有防滚架,还能电动自平衡,已经跟微型小车没啥区别了,只不过就缺两扇门和天窗。也许再过多少年,直接出个带四轮但体积超小的东西,在城市里像虫子一样爬来爬去,那汽车公司制造摩托,摩托公司汲取汽车的血脉,最后大家搞一锅乱炖,谁也分不清谁是摩托谁是汽车。有朋友跟我聊,“你觉得摩托车将来还有没有必要?”我是这么想的:摩托车一直是对速度和风险的追求,市面上如果全都是被动安全堆到爆、各种防护加满的“摩托”,久而久之,会不会大家的驾驶乐趣就消失了?毕竟,有点小刺激,有点技术门槛,其实也是生活的调味品。
回到宝马自身,他们这么推新品,更多还是希望树立“电动摩托安全天花板”的人设。你想,这几年新能源市场卷得飞起,电动自行车、两轮踏板、电摩、电动小车……乱七八糟谁都想分一杯羹。宝马想借自己的品牌调性,往高端电摩一坐,谁家做得到自平衡、谁家搞得了防滚架、谁家又能做到“帅气又安全”?说白了就是抢风头,争话题。不然呢,这玩意儿刚出来一堆人讨论,实际买单的恐怕未必多。你看他之前C1的顶棚车,全球也就几个死忠在追,真正的大众并没有太多兴趣。这次 Vision CE 如果真要量产,不跟概念车差太远,估计还是主打“体验式消费”,就是吸引那些想尝鲜的人,不求大卖但只求轰动。
你要是问我,这车究竟会不会是个变革?我觉得,有可能重新定义城市电动两轮车,但绝不会改变摩托车本来的“灵魂”。摩托的世界,向来就是一群追风少年头顶飞盔,一群老炮臭美摆拍。让所有人都按规矩,安全带拉得死死的,脚踩自平衡,再也没有翻倒和惊险,最终只剩下形式,少了些味道。技术进步很好,但别忘了“勇敢者的游戏”也需要点自由和空间,就像你再好的车,驾驶感消失了,只剩安全舒适,什么都不是。
最后扯点实际的,如果宝马真把 Vision CE 做成量产,国内市场能不能接招?你别看各地老百姓买电摩讲究实用,有几个愿意为所谓的防滚架买单?一辆车动辄就得几万块,眼下这消费环境,谁不是精打细算?与其追这些花里胡哨的安全新功能,还不如多关注续航、电池稳定性、维修便捷性这些“真金白银”的东西。宝马想颠覆摩托圈挺好,但最终还是要看价格、而且还要看大家是不是愿意去接受——毕竟改变习惯,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总归来说,宝马 Vision CE 的防滚架和自平衡,是个想提升安全的新探索,也是对未来城市出行的新幻想。大家不妨问问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摩托车?是追求速度与激情,还是享受科技与安逸?也许答案会因每个人的经历而变,但有一点不会变:任何创新,最终都得落脚在真正的用户体验上。不然,仅仅是概念堆出来的“高科技”摩托,和隔着玻璃看的展厅模型,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宝马想让人更自由,其实真正的自由,是在每个人的选择里,而不是不断往车上叠加新功能。至于这车究竟能火多久,是短暂的潮流,还是城市的常青树,恐怕要交给时间和市场去回答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