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有点像“黑夜里的大卖场”——灯火通明,口号一浪高过一浪,销售员忙得像转盘上的老鼠,客户则眉头紧锁,生怕一转眼错过一场“年度盛典”。价格牌在手里颤巍巍地抖着:15.98万,领克08 EM-P限时开售。这数值像个诱饵,甩开了“指导价”,狠狠扎进了竞争对手的肋骨。我一边看着现场的气氛,一边脑子里闪过一句话:“这车要这么便宜,是要搅什么局?”
你要是站在展台前,估计第一反应也是:领克08这么砍价,是冲销量还是谋其他算计?如果我是他们的市场总监,脑袋现在已经成了电饭煲,嗡嗡冒气。
把镜头拉远一点,九月份车市的这场价格战,就像是小区里突然出现的三家卤味铺,谁都不想第一个收摊。银河M9、向往S9玩起了“亲民路线”,引得人流如织。但还没等大家消化完“白菜价”,领克08 EM-P又杀出来,15.98万起步,限时优惠,价格直接撂到“三流小店”的水位。但限时结束,那就是指导价:17.58万到22.88万。厂家的算盘打得比珠算还响,一看就不是吃素的。
如果说价格波动和版本更迭是汽车行业的血糖曲线,那领克08的这几年简直就是“急性糖尿病”。2023款二十多万,到2024年只剩一个车型,价格下来了。2025款又回点气,然后2026款又砍一刀。厂家眼看着销量下行,像是在用降价续命。销量数据更是一针见血:首发三个月能冲三万多,2024年全年小八万,到今年只有三千出头/月,简直是高开低走的股市K线,散户的心理阴影面积和领克销售经理的头皮屑,一样多。
这波价格战,真不是头脑发热能玩的。领克08这台车,配置是真舍得:CMA Evo平台、The Next Day家族设计,激光雷达标配,摄像头雷达一大堆,内饰屏幕能刷抖音,座椅能给你按摩放风,全景天幕下哈曼卡顿环绕,冰箱冷暖自如,动力四驱456kW……你要说以前这配置是专供有矿的家庭,现在一咬牙就下探到十五万级,让曾经买昂科威的客户白眼都翻到后脑勺。科技派和舒适派在车厢里都能找到心头好,厂家这次是真不怕成本没钱赚,估计是“有资金撑腰,不怕死”。
还有一点值得拍桌:智能化配置砸得够狠,激光雷达全系,让同级竞品看得牙疼。辅助驾驶、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追求“安全感”,车企玩的不只是堆料,更是要堆出市场话语权。毕竟,这年头“科技平权”比“全民医保”还接地气。
当然,市场优胜劣汰,能卷到这份上不是靠嘴炮。零跑C11、比亚迪海狮06 DM-i、深蓝S07、智己LS6,甚至比别克昂科威能玩,大家都是奔着同一锅饭去抢。直线对手深蓝S07也被压得瑟瑟发抖。领克08能不能月销破六千,关键还是这波降价够不够狠,能不能打出品牌效应,吸引不只是“价格敏感型”客户,而是真心想要“科技与舒适双丰收”的年轻家庭。
有朋友问,“到底买哪个配置最值?”很简单:现在讲究性价比,次低配版本配置均衡、价格实在,科技安全两个都不亏,还不挨厂家的限时促销绊脚石。毕竟以后补贴政策要是突然一刀砍了,就像凌晨十二点的超市,薯片只剩黄瓜味,后悔来不及。
现在的车企和司机的关系,像极了相亲市场:消费者是老丈人,挑好车像挑女婿,厂商拼命降价、升级,刷脸刷肌肉刷存款,只为不被淘汰。可惜,优势再多,销量还是一阵风。去年风头最劲的车型,今年可能连门卫都不认识。时代变得太快,跟不上就被遗忘。
“价格战能把领克08救回来吗?”这是个值得泡壶茶慢慢掰扯的问题。现在市场太卷,优惠一波接一波,等着最后笑的人,还真不好说。但可以确定一点,消费者终究是赢家。哪个年代能用十几万买到这等配置?放在十年前,连停车场的保洁阿姨都想来排队买。至于车企能不能笑到最后,不妨慢慢观望,每月销量就像彩票开奖,谁会中头奖,谁能全身而退,全都靠本事和运气。
问题来了:车企为啥这么拼命下探?一是确实生存压力大,新能源转型、补贴退坡、技术瓶颈,天天像后厨炒菜火太旺。二是背后资金和资源不够的品牌,只能靠砸价硬碰运气。你不是吉利,家大业大,降价还能玩得起;小厂商降价就是在自杀式冲锋。结果最后能剩下谁,估计得靠一场“世界杯大逃杀”。
搞汽车这行,很难不自嘲。我们天天讲创新,讲技术,结果最后拼的还是价格,“便宜才是真理”,听着像资本主义最朴素的念经,看的人心里门儿清,但嘴上也只能哈哈一笑算了。“谁能把价格战打到骨头里,还能活得挺滋润?”这是所有同行在工位上悄悄念叨的一句话。
所以,买车还是要多看多比,实用性第一,宣传第二。你要是真有钱,随便买,体验一下“金钱的魔法”。我们普通人,只能在促销区默默静候,像北京天桥下的棋迷,等着下个高手登场。
领克这回降价,提了个醒:市场就是大江大河,不进则退,卷才是王道。创新要有,降价不能停,不然就等着哪天突然出局。车企压力很大,研发团队掉发掉到键盘卡顿,一线销售天天刷朋友圈,谁也说不准明天会不会变天。
归根到底,价格战是技术战、资金战,又是生死战。领克有吉利撑腰,底气足;其他小厂只能望天兴叹。如果领克能把品质稳定住,持续做到“性价比天花板”,那未来市场一定有它的位置。便宜才是硬道理,这是商业社会最悲情、也最温柔的底线。
价格战终究是刀锋上的舞蹈,伤人伤己。你说现在的车市,到底是消费红利,还是行业困兽斗?这场局到底能卷多久、还能卷出什么东西,谁能笑到最后?你觉得呢?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