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M7 DMH成都车展预售在即,插混新车配置与冷门体验碎片
上周末小区门口那家修理铺,师傅还在念叨说今年插混轿车都快成街坊标配了。听说荣威又要出个新的M7 DMH,在成都车展亮相,还能直接预定——这消息是邻居老赵早饭时顺嘴一提的,说他侄子就在上汽做销售。
这台M7 DMH,定位15万级插电混动中大型轿车,其实尺寸差不多就是中型,但官方非得叫大。外观我瞅着照片发给群里几个老同学看,都觉得前脸那直瀑式格栅挺唬人,比以前那些圆润造型硬气不少。分体灯组,上半截日行灯叫啥“矢量光轨晶钻”,名字挺花哨,不过晚上点亮确实有点意思。据说ROEWE字母还能发光,这玩意儿以后坏了估计维修费也不低吧?前包围底下U型镀铬条,小王吐槽像是家里旧电视机边框。
颜色方面,有七种单色,还有三款双拼涂装(黑金、蓝银、紫白),但双拼会不会真上市没人敢打包票。我倒是喜欢那个“大溪地灰”,耐脏还显高级。有次去洗车店碰到一个荣威D7的司机,他就后悔没选深色,说浅茶金太容易挂灰尘。
侧面线条很平滑,没有那些新能源常见的隐藏门把手,而是传统样式——这个设计据修理师傅讲,以后冬天结冰不用担心打不开,也算省事儿。窗框四周带镀铬装饰,但B柱C柱和后三角窗全黑化,看着挺运动。不少人关心轮胎,这回用的是18英寸密辐轮圈配佳通225/50 R18,听群友自测过,说高速跑起来胎噪控制一般,不过市区开问题不大。
尾部做了溜背加短尾组合,一眼看过去跟主流插混有点像,但贯穿式LED尾灯排布错落,不是一根直线那种死板造型。“ROEWE”标识放正中央,两边角落写着“DMH”和“M7”。排气管藏起来,只留个单边出口,有朋友开玩笑问是不是怕被交警误认成纯电?
内饰风格比较简洁,中控屏足够大——15.6英寸悬浮屏,下方还有一排实体快捷键,这设计让老司机盲操作方便些,不用总摸玻璃找按钮。方向盘两辐样式,还能加热;怀挡换挡机构第一次见是在隔壁比亚迪汉上,用习惯其实比传统档杆省地方。我去年试驾过类似布局的车型,那液晶仪表盘信息显示清楚,就是偶尔反光厉害,要调座椅高度才舒服。
最冷门配置可能属副仪表台上的手机无线充电面板,据销售顺嘴一提功率能到50瓦,而且底下专门留散热槽,我头一次听说这种细节处理,以前手机充久了都烫手。这回连杯架和中央扶手箱空间也特意加深,可以塞进矿泉水瓶和雨伞。不过后备厢空间450升,如果想拉东西得把后排整体放倒才行,有次搬家遇到这种设计,就只能拆座垫凑合腾地方。
天窗支持全景开启,还带电动遮阳帘。有个朋友晒图时发现遮阳帘卡住了一次,后来自己捣鼓好了。据厂商介绍随车工具齐全:三角牌、拖钩、空气泵甚至补胎液都有,小区楼下保安买新车最关心这些,他每次都要打开检查一遍,“防患于未然”嘛!
动力系统用的是1.5升发动机+电机组合(参数跟D7一样),发动机最大82千瓦、电机137千瓦,据官方吹CLTC纯电续航最高160公里。但实际用下来多少能跑这么远还真不好说,我认识一个滴滴司机,每天来回拉活,经常吐槽夏天空调开足顶多120公里左右。他更喜欢经济模式,因为标准和运动模式油耗蹭蹭往上涨。而且转向助力还能自定义设置,包括动能回收力度也是低、中、高、自适应四档可选,我个人偏好高一点刹停感明显些。不过强制保电功能到底实用不实用,各路群友争论半天,有人嫌麻烦有人觉得关键时候救命,比如堵在二环路的时候就靠它维持空调运转。
SAIC OS系统搭载高通8155芯片,加AI语音模型,自定义唤醒词这个功能据小李反馈“喊什么它都答应”,不过偶尔会误触,比如孩子乱喊歌名结果导航开始播音乐……手机互联兼容性不错,从华为、小米到苹果基本无缝切换,而且360度透明底盘影像对于新手停车很友好。我妹刚拿驾照一年,她试过几次倒库,都夸这套影像清晰度高,比之前开的老朗逸强太多啦!
另外有件事容易忽略:最近有位技师分享维修经验,新款荣威很多电子元件集中在副驾驶脚部区域,下雨季节如果地毯进水要特别注意,否则可能导致部分智能系统失灵。他去年就遇到一次客户投诉,中控屏突然黑掉查来查去原来线路受潮。所以买回来建议还是弄块防水垫子,多一道保险吧……
至于同级别对比,现在市面上的吉利银河星耀8、比亚迪汉DM以及岚图追光PHEV价格跨度蛮大,从十几万一直飙到二十七八万。同价位还有之前卖得不错的D7 DMH,不过每个人关注点不同,有的人只看续航、有的人纠结品牌logo大小,还有隔壁王叔始终坚持只买国产,“国外货养不起”。
昨晚微信群里又有人讨论M7 DMH上市后的二手残值问题,其实谁也没法提前断言,现在新能源市场变数太多。今年年底正式上市,到时候估计各类评测视频满天飞,也许哪天楼下邻居先入坑,到时再借来体验一下真实路况表现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零散分布于生活场景及行业圈内聊天记录等渠道,如需详细技术数据请自行查询相关品牌官网或经销商说明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