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奇骏的海外测试车曝光,日产这次动作挺大,直接准备了两套混动系统来打市场。看看现在奇骏的处境就知道它有多急,8月销量3623辆,在紧凑型SUV里排第42位,对手CR-V和RAV4荣放都是月销过万的选手。这代奇骏要是还打不了翻身仗,东风日产在这个级别市场基本就彻底边缘化了。
新一代日产奇骏预告图
先看看竞争对手都是什么水平。东风本田CR-V指导价18.59万-26.39万元,混动版本用的是第四代i-MMD系统,口碑和销量都很稳。一汽丰田RAV4荣放指导价16.98万-23.88万元,双擎混动技术成熟度没得说,保值率也一直不错。北京现代途胜指导价15.98万-21.78万元,价格最便宜但存在感比较弱。奇骏要从这三个对手手里抢份额,必须得有点真本事才行。
新奇骏这次的杀手锏就是双混动策略。第一套e-POWER超混电驱,参考海外新款逍客的表现,这套系统用五合一模块化总成,电机功率151千瓦,1.5T三缸发动机只负责发电,WLTP工况百公里油耗4.5升,续航1200公里。第二套是2.4升插电混动,跟三菱欧蓝德PHEV同款,2.4升四缸发动机加双电机,综合功率248马力,电池容量22.7千瓦时,WLTP纯电续航86公里。这两套动力放在一起,覆盖面确实比CR-V和RAV4荣放要广。
新一代日产奇骏测试车
从产品逻辑看,e-POWER版本对标的是CR-V混动和RAV4双擎,都是不用充电的混动方案。CR-V的i-MMD系统在中低速用电机驱动,高速发动机直驱,逻辑清晰效率高。RAV4双擎是丰田的THS系统,行星齿轮组调配动力,平顺性和可靠性口碑很好。奇骏的e-POWER全程电机驱动,驾驶感受更接近纯电车,但1.5T三缸发动机的NVH表现和长期可靠性还得打个问号。
插混版本就更直接了,这是CR-V和RAV4荣放目前都没有的动力形式。RAV4有插混版本但国内没引进,CR-V也没有插混选项,奇骏如果把这套系统引入国内,在这个细分市场里会是个独特的存在。22.7千瓦时的电池容量放在现在看不算大,但86公里的纯电续航应付日常通勤够用了,有充电条件的用户会很受用。问题是插混版本成本高,定价肯定也不会便宜,到时候跟CR-V顶配和RAV4荣放顶配比,价格优势能不能体现出来是个关键。
全新日产楼兰官图
设计层面新奇骏跟全新楼兰是同一套语言,分体式大灯加网格中网,视觉效果比现款要年轻精致。车身侧面用传统门把手和悬浮式车顶,尾灯跟腰线齐平配后雨刷和拖车钩,整体看着挺规整。这套设计放在紧凑型SUV市场里不算惊艳,但至少不会让人觉得老气,跟CR-V和RAV4荣放站一起不会掉队。
关键还是得看定价策略。奇骏现在新老两代同堂卖,说明老款库存压力很大,新款上来如果定价还按日系传统思路走,基本没戏。e-POWER版本必须比CR-V混动便宜1-2万,配置还得给够,不然消费者凭什么冒险选一个销量不高的车型。插混版本定价更难办,太贵了没人买,太便宜了利润上不去,而且还得考虑跟e-POWER版本的差价,不能拉得太开也不能太近。
从时间节点看,新奇骏预计2026年中海外发布,引入国内怎么也得2027年。这一年多时间里,CR-V可能会中期改款,RAV4荣放说不定也有动作,留给奇骏的窗口期并不宽。而且现在国产新能源品牌在这个价位段也开始发力,理想L6、问界M7这些增程式SUV性价比很高,留给合资燃油和混动SUV的空间越来越小。奇骏这次要是定价不够激进,配置不够给力,很可能刚上市就沦为小众选择。
站在消费者角度,如果预算在20万左右想买紧凑型SUV,现在选CR-V和RAV4荣放是最稳妥的,品牌口碑、保值率、后期维护成本都很透明。奇骏要打动这部分人,要么价格便宜个2-3万,要么配置高出一个档次,要么在智能化上做出明显差异。双混动系统是个亮点,但能不能转化成销量,还得看最终的产品力和性价比能不能让人心动。东风日产现在确实需要一款爆款车型来稳住局面,新一代奇骏能不能扛起这个重任,2027年见分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