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孙颖莎最近比赛打得是真不错,赢了不少,热搜上总能看见她,但总觉得这把她跟红旗天工05绑在一起宣传,有点怪怪的。
我刚刷完一个视频,感觉挺逗的,就是那种把明星和产品硬扯到一块儿的广告,你看孙颖莎比赛赢了,就说她“撕开对手防线”,然后车就“精准有力”,这反手快攻的形容都出来了,0-100加速3.9秒,说得跟她一拍子能把球扣死一样。
这广告词写的,真是啥都能往上套。说什么“5种驾驶模式智能切换”,从“经济模式的稳健续航”到“运动模式的澎湃激情”,然后又跟孙颖莎“灵活调整战术”联系起来,我寻思着,我开个车,选个运动模式,能有多大激情啊,跟打比赛差远了吧。
然后说什么“iDCS智能底盘控制系统”,过弯的时候“四轮独立扭矩分配”,车身“稳如莎宝的防守站位”,我就想问,我一个普通人开车,哪儿有那么多机会去体验什么“稳如防守站位”啊,不就是好好开,别撞就行了嘛。
他们还说“湿滑路面自动调整动力输出,避免打滑风险”,这倒是有点用,但又硬扯到“预判球路般提前化解危机”,就离谱。我开车遇到湿滑路面,就是小心点,减速慢行,哪儿有预判球路的功夫。
这广告词写得,把一个汽车的性能,非要跟运动员比赛的场景捏合在一起,显得特别刻意。我感觉有点像那种,小网红找了个大网红蹭流量,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和孙颖莎有联系一样。
还有说这车是“军工级安全体系”,我倒是对这个有点兴趣。毕竟红旗这牌子,总归有点底子在的,跟那些新势力比起来,可能更靠谱点。但是,这跟孙颖莎有什么关系?她是运动员,又不是军人,也不是搞技术的。
说实话,我平时刷到这种广告,就图一乐,但这次看到这么多篇幅都在说“像孙颖莎一样”,我就有点腻了。孙颖莎打球是她的事,这车好不好是车的事,非要扯一起,反而让人觉得这车是不是自己没啥真本事,只能靠名人效应来包装。
话说回来,这红旗天工05,到底是个什么车?我查了一下,是一汽红旗旗下的一款纯电中型车。2024年的新车,听名字,天工系列,好像是偏向科技和品质的。
这年头,车企为了宣传真是拼了,找个名人代言,然后把这个名人的特点,硬塞到车的各种性能参数里,生怕你不知道这车和名人有关系。我倒是觉得,如果车本身好,性能过硬,完全可以自己站住脚,没必要这么旁敲侧击。
比如它说的0-100加速3.9秒,这数据本身就挺能打的了,不需要跟谁的“反手快攻”联系。还有那个“iDCS智能底盘控制系统”,如果真的效果好,应该直接说它在过弯时的极限是多少,或者在颠簸路面上的滤震效果有多好,这才是消费者真正关心的。
我感觉,这种营销方式,可能会吸引一部分粉丝,但对于真正懂车的人来说,可能就觉得有点“尬”。而且,一旦孙颖莎出了什么负面新闻,这车是不是也得跟着“翻车”?这就有点风险了。
我记得有个数据,说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非常可观,红旗品牌也一直在发力。天工05作为一款新车型,有这样的宣传也算正常,只是这个方式,有点太“用力过猛”了。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红旗能好好介绍一下这款车的技术亮点,比如它的电池技术、续航能力、充电速度,还有它的智能化配置,是不是真的达到了“极致操控体验”。这些才是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会重点考量的因素。
把一个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跟汽车的操控性能生拉硬扯,虽然有点意思,但时间长了,也就没意思了。我们更想看到的是,车企能拿出真东西,而不是靠明星光环来遮掩。
说实话,我有点好奇,孙颖莎本人开这车,会不会也觉得这广告词有点夸张?或者,她只是按照剧本念台词,根本没怎么仔细体会过车。
Anyway,孙颖莎比赛赢了是好事,希望她继续保持好状态。红旗天工05要是真有实力,也希望它能在市场上证明自己,而不是仅仅靠跟名人“搭在一起”。
这广告词,我感觉就像是把一堆零件,非要用胶水粘成一幅画,虽然能看,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只想问,这车真的值那个价吗?撇开明星不谈,它的配置和性能,跟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比起来,到底有什么优势?
声明:文章里90%以上都是原创,剩下的部分借助AI查资料和验证信息。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想传递一些正能量,不夹杂低俗或负面的东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