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车轮 破局与新生
经济下行?看看汽车行业就知道了。
老爸开了半辈子出租车。最近总叹气。“现在经济真不行了。”街上人少了。钱难挣了。
但我问他。“满大街的电单车呢?外卖小哥忙得脚不沾地呢?”他们的钱。哪儿来的?
他愣住了。
钱没有消失。只是改了道。
就像河水。从前流向农田。现在汇入电站。
◆ 跨国巨头的寒冬
2025年。跨国车企正经历阵痛。大众上半年营业利润暴跌约33%。奔驰净利润下滑55.8%。宝马下跌29%。丰田、本田、通用...无一幸免。
为什么?
美国关税政策是重击。大众因此承担13亿欧元成本。保时捷多付了4亿欧元。日产损失687亿日元利润。
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中国市场。这里的变化更快。更彻底。
跨国品牌在华销量集体下滑。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70%...跌至2024年的34.8%。历史上首次跌破千万辆。
◆ 中国汽车的崛起
这边跨国车企业绩下滑。那边中国汽车行业上半年收入5.1万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增长4%。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近700万辆。同比增超40%。渗透率达44%。
出口成为新增长极。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插电混动车型表现亮眼。出口39万辆。同比增长2.1倍。
◆ 告别价格战,回归价值竞争
曾经。超百款车型卷入“价格战”。行业盈利能力承压。
但现在。行业正回归理性。中汽协反对无序“价格战”。工信部整治“内卷式”竞争。
多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60天内。这缓解了零部件供应商资金压力。
4-6月。大幅降价的车型减少。车企生产节奏趋稳。库存结构优化。
行业生态正在改善。
◆ 智能化成为新赛道
2025年是智能汽车技术商业化元年。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达65%。城市NOA功能向15万元车型普及。激光雷达成本降至200美元。搭载率突破30%。
电子电气架构向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演进。占比超40%。车规级芯片算力需求达1000TOPS。
跨国车企也在调整战略。奥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宝马与Momenta合作打造中国专属智驾方案。奔驰近5年在华研发投入超105亿元。
◆ 全球化新阶段:从出口到本地化
中国车企出海模式正在变革。“高端化”与“本地化”成为关键词。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47万辆。同比增长132%。奇瑞出口55万辆。岚图采用“全球车+区域优化”战略。
在东南亚。中国电动汽车在泰国市场占比高达75%。当地建厂现象越来越普遍。
头部企业海外本地化率已突破60%。建立了12个区域研发中心。
◆ 未来的钥匙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结构性变革。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
能同时驾驭“电动化降本、智能化溢价、全球化布局”三重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五年占据制高点。行业集中度将从58%提升至75%。
那些能放下身段。以开放合作态度深度融入中国智能电动生态的车企。不仅有望在中国市场重获竞争力。更将赢得全球未来的入场券。
钱没有消失。它只是流向了更能创造价值的地方。
老爸不明白的是。不是经济不行了。是经济变了。
就像出租车行业被网约车颠覆。传统汽车正被智能电动车重塑。
挣钱的门路从未关上。只是换了一把锁。需要新的钥匙。
那些迅速调整方向的人。那些跟着需求跑的人。正在新的经济河流中航行。
中国汽车业已经证明了这点。从追随者到引领者。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从出口到全球本地化。
无论经济如何变化。人们总有需求。你能满足需求。你就能赚到钱。
只不过是需求在变。满足需求的方式也得变。
这才是真正的经济真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