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击穿底线,李斌嘴硬说没打价格战,蔚来已到生死关头

价格击穿底线,李斌嘴硬说没打价格战?蔚来这次真到生死关头了

价格击穿底线,李斌嘴硬说没打价格战,蔚来已到生死关头-有驾

五月的车市,火药味浓得能呛出眼泪。特斯拉刚宣布全系降价,小鹏、理想立马跟上,比亚迪的“冠军版”车型直接把混动价格砸进10万区间。可当所有人盯着蔚来等反应时,李斌在直播间慢悠悠泡了杯茶:“我们不打价格战。”评论区瞬间炸锅:“斌哥,隔壁都杀红眼了,您这茶杯端得稳吗?”

一、降价潮里的“逆行者”,还是嘴硬王者? 蔚来最近的日子可不好过。一季度财报显示,每卖一辆车净亏12万,毛利率跌到5.1%,连理想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更扎心的是,4月销量被哪吒反超,高端市场里宝马iX3降价7万抢客户,连自家车主都吐槽:“换电权益缩水,价格还不松动,图啥?”

李斌的“不降价”宣言听着硬气,细品却满是无奈。蔚来均价35万,成本却居高不下——换电站每年烧掉几十亿,NIO House开在CBD租金吓人,连手机和咖啡业务都在吸血。网友调侃:“斌哥不是在造车,是在搞‘高端生活方式连锁店’。”可当特斯拉Model Y降到26万,消费者哪还顾得上“生活方式”?钱包才是真理。

二、生死局里的三根救命稻草 蔚来倒也不是躺平等死。暗地里,三招险棋已经落下:

第一招叫“权益剥离”。6月起,免费换电次数砍半,充电桩改付费安装,相当于变相降价3万。这操作堪比健身房卖卡时吹嘘“终身免费洗澡”,结果第二年就开始收毛巾费。车主们边骂边算账:“早知这样,当初不如买特斯拉。”

价格击穿底线,李斌嘴硬说没打价格战,蔚来已到生死关头-有驾

第二招是“子品牌阿尔卑斯”。据说定价20-30万,直接对标Model Y。可问题来了:用更低端的车型救母公司,会不会像宝马推i3反而伤了7系口碑?更魔幻的是,阿尔卑斯团队最近被曝大量用外包员工,连工牌都是临时打印的。

最狠的是第三招——裁员10%。脉脉上有人爆料:实习生当天签完转正协议,下午就收到HR的“毕业祝贺”。李斌在内部信里写“确保核心资源聚焦”,翻译成人话就是:“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三、当“用户企业”撞上“活下去” 蔚来曾经是粉丝经济的教科书。车主自发组车队宣传,疫情时给用户送口罩,连APP里的社区都搞得像小红书。可现在呢?车主群里最热的帖子是《二手蔚来保值率崩盘实录》,有人刚提ET5就亏了8万,愤愤道:“早知买股票还能割肉,买这车纯属割肾。”

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蔚来要盈亏平衡,得把销量拉到每月3万辆。可眼下连2万都费劲。隔壁理想靠增程式闷声发财,问界M7智驾版订单破8万,只有蔚来还在坚持“换电是未来”——尽管90%的用户其实更爱超充。

最讽刺的是,李斌2019年差点破产时说过“蔚来离ICU只有一步之遥”。如今ICU的大门又打开了,这次手里还多了个拖油瓶:手机业务月销200台,连罗永浩看了都摇头。

尾声:倔强能当饭吃吗? 眼看6月车企销量榜即将发布,蔚来的底牌只剩两样:即将上市的乐道SUV,和死忠粉的情怀。可当一位杭州车主把刚买的ET5挂上闲鱼,标题写上“换电权益未用,急售”时,答案似乎已经明了。

价格击穿底线,李斌嘴硬说没打价格战,蔚来已到生死关头-有驾

所以问题来了:当“高端人设”撞上“活下去”的本能,您觉得李斌还能嘴硬多久?要不咱们打个赌——他茶杯里的水,怕是快见底了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