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终于上市了,你没看错,这帽子戴了整整二十一年,尹同跃那一锤,敲掉的不止是这些年的“低调隐忍”,更像在朋友圈里扔下一条王炸,炸响了整个汽车圈的神经。
说实话,这是个让人百感交集的时刻——你翻开中国汽车行业的风云录,哪个头部车企不是早早地敲钟上市,豪气干云自我标榜来一轮?偏偏奇瑞这名字,十几年前风头最劲的时候,愣是把“唯一没上市的大型车企”标签贴稳了,活脱脱像拿着一把王牌,却一直憋到最后才出手。
为什么拖了这么久?拉过一大筐原因。有人说奇瑞做事太实在,不爱“资本运作”那套;有人又说是股权搅成一锅粥,谁也分不清东家是谁。实情如何?其实和那些正正经经的“技术男”一样,总有那么几道死结卡在那里,老大哥尹同跃也是头发一根根变白,见证了每一次希望落空的无言尴尬。
2004年,奇瑞第一次冲IPO,结果工作还没做完就被股权结构玩死了。这一拖就是快二十年,中间不止是全球金融危机横插一笔,还有各种混改、投资方破产、股东太多等把戏。每每到临门一脚,事情就像热锅里爆炒豆子噼啪响,最终却总是没熟透。
直到2025年,芜湖建投站出来,举起大旗做了第一大股东,纷乱的账本终于理清。这一刻,你不得不感叹,有时候等一件事走到头,天也都亮了。奇瑞这么多年财务一直算稳,业务更是杠杠的,这次真是水到渠成。
可别以为奇瑞这二十年都是在喝西北风。单看2022到2024,这家伙营业收入直接从926亿干到2700亿,就问谁家能有这种成长?净利润也是芝麻开花,疯涨到143亿,年复合增长接近六成。你拿这成绩单去和那些造车新势力、嘻哈新能源厂商一比,活脱脱一个现实版本“别人家孩子”。
关键是,奇瑞的人设超级稳,属于既传统又能玩转新花样的老油条。国内外销售齐头并进,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一块开花。你要说现在是纯电动的天下,奇瑞也不掉队,招股书直接亮出,2025年头三个月,新能源汽车卖得和燃油车不相上下,都快顶到三成份额,换谁都得服。
当然,出口更是奇瑞的独门绝技。你数数,从2003年就开始称霸中国乘用车出口榜,如今已经是整整二十二年,妥妥的自研自销王。很多老厂大股东都怕负债多,奇瑞就不一样,主要是无息负债,有息那点还年年缩,比谁都“稳健持家”,跟日本、德系那些巨头的动荡比起来,简直像闹市里的一只定海神针。
你要问,上市是不是太晚了?尹同跃和奇瑞这些年,憋得是够苦,翻来覆去就是一碗咸菜焖饭。说白了,此刻不上市谁都说不过去了,这牌该亮出来的,终于大声亮出来了。
现在关键来了,钱!91.45亿港元,这数字真心不小,也让人眼前一亮。你想,公开发售超额认购238倍,这火热程度直接把蔚来都比下去了。资本圈都在抢票,你说奇瑞值不值?
钱拿到手,怎么花才是真本事。招股书明明白白地写着,“35%搞研发,25%攻下一代技术,20%冲海外‘出海’,10%修生产设施,10%铺营运和日常。”简单一算,六成资金都砸在研发上,这就和街头卖油翁用最贵的橄榄油煎蛋一样,用刀用在锋上,精明到家。
以前研发费用率一直低被人拿来作文章,大家喷奇瑞有点省,但你深扒一下就懂了,奇瑞叫“技术派”绝不是随口一说。中国汽车科技进步奖拿得手软,铝基轻量化新能源车、鲲鹏混动系统各种全球首创,固态电池、智能驾驶这些前沿技术也不输给谁。
只是“不上市”这事,确实让研发花钱不得劲。如今IPO一过,资金到位,研发费用率上大档这事儿,妥妥板上钉钉。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这些技术堆出来,不只是大饼画出来,还能真的上车,想想都觉得可期。
奇瑞上市掀起一阵风,可这远远不是终点。你以为尹同跃此刻就能“躺赢”?想太多了。造车这行,谁都是一边翻山越岭一边扛大旗。
数据摆在那儿,2025年8月,奇瑞卖新能源车71428辆,同比增长53.1%,在国产大厂里算是中上游。亮眼是亮眼,但新问题也摆出来了——车型太分散,奇瑞、星途、捷途、智界、iCAR这些牌子,堆得跟麻将馆一样,却还没摇出来比亚迪秦PLUS那种全民爆款。
现在的新能源市场,不是家家都能靠一两辆爆款车吃天下的,奇瑞技术很强,品牌线多,但真正的现象级车型还在路上。这场仗,技术和市场缺一不可,你得有爆款抓手,才能让用户在琳琅满目的新车海洋里,冲着你家使劲喊“我要买!”
智能化又是一道大坎。奇瑞原来一以贯之追求“全栈自研”,什么都自己攒着玩。但到了风口浪尖,发现量产和速度才是王道,于是赶紧成立智慧中心,整合资源冲量产。说白了,还是奔着爆款走,只是这路没那么快,刚刚起步,成果多半还要时间沉淀。
高端市场也不能忽略。奇瑞和华为联手,把智界直接拎出来打战略牌。两家本事都够硬,技术储备也够深,加一起就是要端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爆款。这局刚搭好,效果嘛,得等时间慢慢检验。
你看,奇瑞IPO看起来像终极一战,其实才刚刚起头。资本市场的光环很短,钱拿到手是第一步,之后还得真刀真枪拼技术、拼管理、拼市场。
谁都知道,中国汽车这盘棋,新能源是什么人都想分羹,但真正做成爆款,做成全产业链生态,做成让世界人都记住的“奇瑞”品牌,才叫真本事。尹同跃和团队,一路风雨兼程,从“上市黑马”到技术派领头羊,这路子过去有点“苦”,但NOW才刚开始上升。
资本狂欢之后其实最考验人心。奇瑞砸下重金,研发的大闸要开了,每个研发工程师都该摩拳擦掌,把技术梦揉进每一个解决方案里。但大家都明白光有钱不够,战略步伐和爆款车型更要紧,新旧时代交替之下,奇瑞得再磨一把好刀。
几年之后,也许你再回头看今天的IPO,只想说一句:“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车圈的风浪永远不会停,但有些坚持值得一等。
那你赞成奇瑞当下的“爆款战略”吗?要是你手里刚好有IPO的钱,会想投到哪里?咱一起来聊聊。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