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武林高手遇上加特林:中国车企给欧洲上了一堂残酷的物理课

9月意大利车市这个数据,讲真,我看了之后的第一反应是,欧洲老铁们的好日子,可能真的到头了。

什么终结四连降,增长4.1%,这些都是障眼法,是给财报和投资人看的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捏全是水。真正的核心是,家里来客人了,而且来的不是客,是来掀桌子的狼灭。

你看这个品牌榜,菲亚特,第一名,市占率9.7%,同比增长35.8%。

光看这个,是不是觉得菲亚特开窍了,悟了,支棱起来了?但凡对意大利有点了解的都知道,菲亚特在意大利拿第一,这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吗?这不跟国足勇夺国内联赛冠军一样,理所当然中又带着一丝无法言说的心酸吗?在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再不拿出点样子,可以直接去跟罗马斗兽场的狮子聊聊人生理想了。

当武林高手遇上加特林:中国车企给欧洲上了一堂残酷的物理课-有驾

菲亚特这波增长,靠的是什么?Grande Panda,新车效应,还有雪铁龙C3这种亲戚帮衬。看着是强势复苏,实际上是临死前猛吸了一口氧气,脸憋红了而已。

真正的大戏,是排行榜下面那些名字。

比亚迪,增长951.5%。

奇瑞,增长292.8%。

我得再重复一遍,一个951%,一个292%。

951%是什么概念?这不是增长,这是修仙渡劫成功了,直接从练气期干到了元婴期,中间的金丹期和大乘期都是坐火箭过去的。去年你在这条街上看到一辆比亚迪,今年你一出门,发现整条街都被比亚迪车主广场舞团给占领了。欧洲的同行们还在用计算器算着小数点后两位的增长率,我们这边直接按计算器,按到最后发现计算器都烧了,只能换算盘。

这操作,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我特别能理解这种冲击。你还在跟人掰扯什么底盘质感、历史传承、百年积淀。人家根本不跟你聊这些虚的,直接问你:“我这车能K歌、能看电影、能给你座位按摩,屏幕比你家电视还大,价格只要你的一半,就问你要不要?”

这种感觉,就像你苦练了三十年屠龙之术,结果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龙,只有一群开着高达的马里奥。你的所有屠龙技巧,都变成了行为艺术。

欧洲人过去买车,买的是一种“玄学”。是一种品牌信仰。买奔驰,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社交货币,是进出高级酒店时门童更热情的眼神。买菲亚特,买的是一种“我们意大利人自己的车”的情怀,是一种融入血液的文化符号。

这是一种信仰,你跟信徒谈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智商和品位。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国产车配置更高,他只会觉得你很吵。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中国车企来了,他们不跟你玩玄学,他们是物理学。

直接把配置单这个金钟罩铁布衫拍你脸上,冰箱彩电大沙发,L2自动驾驶,800V快充,一套闪电五连鞭下来,把欧洲老师傅们打得晕头转向,心态直接爆了。这不叫竞争,这叫“黑暗森林”法则的实体化。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

这就像一个武林大会,各大门派掌门人正在比谁的剑法更优雅,谁的内功更纯正。结果山下来了一个扛着加特林的壮汉,对着天上就是一梭子,然后用大喇叭喊:“各位大师,时代变了,现在是谁的弹药多谁说了算,你们还要不要继续比划?”

当武林高手遇上加特林:中国车企给欧洲上了一堂残酷的物理课-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欧洲车企比作武林高手,可能有点太抬举他们了,他们更像是守着祖产不愿变通的地主老财。

比亚迪和奇瑞,就是那个扛着加特林的。

你看车型榜,比亚迪Seal U,海豹U,第一次冲进了前20。这个信号的恐怖之处在于,它证明了中国的新能源车型,不是只能在政策的温室里生长,是真的可以跑到别人的地盘上,跟人家贴身肉搏的。而且人家欧洲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是认的。

说起来,意大利的冰淇淋是真的好吃,上次去佛罗伦萨吃的那个开心果味的,现在还回味无穷。可惜啊,车企不能靠卖冰淇淋活下去。

以前我们总说,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因为最复杂的路况,最不讲理的驾驶行为,都在那里。现在看来,全球汽车市场的关键,也不在德国的BBA,不在美国的特斯拉,而在中国这帮“不务正业”的卷王身上。

他们把一个交通工具,硬生生给你整成了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一个第三生活空间,一个带轮子的娱乐室。这帮欧洲老牌车企,是真的活该!

所以,别再分析什么意大利市场终结四连降了。这不是复苏,是重塑。是推倒重来。是把旧世界的规则书撕得粉碎。

当武林高手遇上加特林:中国车企给欧洲上了一堂残酷的物理课-有驾

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不讲体面的闪电战。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能活,就是能活。

活不下去,就是活不下去。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品牌玄学依然存在。就算比亚迪的配置高到天上去,价格低到尘埃里,还是会有人愿意花双倍的钱去买一辆奔驰。为什么?因为那个标值钱。你开个海豹U去参加同学会,和你开个奔馳C去,受到的待遇就是不一样。

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不讲道理,但它就是存在。

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最后的结论是,中国汽车已经不是在喊“加油加电”了。

是欧洲车企们,需要找个教堂,好好祷告一下了。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