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号,一架校验机在盛乐机场跑道上落地,它不是普通客机,专门来测机场的设备,这一个月飞了110个小时,把导航系统、灯光、跑道全都检查了一遍,结果都通过了,机场从建好到能用,这一步总算走完了。
政府这次动作挺利落,别人建机场得七八年,他们五年就搞定了,建设跟运营一块儿推进,不等完工才琢磨怎么用,政策也跟得上,从拿地到审批一路放行,不是靠运气,是早早就盘算好了,九月十二号第一架校验飞机落地,轮胎压在跑道上留下第一道印子,那一刻,不少人心里就踏实了。
别小看这110小时的飞行,每一分钟都在测数据,一共三百多项指标,哪一项都不能出错,灯光亮不亮,导航准不准,跑道平不平,全得靠实测,盛乐机场是内蒙古第一个4F级机场,A380这种大飞机也能停,以后直飞欧美就不用再绕道北京上海了。
这个机场选在离市区三十公里的地方,不吵闹,也能照顾到周边城市,不光服务本地人,还打算当京津冀地区飞机的备降场,也是“一带一路”上的一个空中中转点,官方说,到二〇三〇年要接两千八百万人,到二〇五〇年要冲到六千五百万,这数字听着吓人,可成都双流机场现在也差不多是这个量。
有人觉得内蒙古才两千四百万人,哪来那么多乘客,其实关键不在本地人,而在中转,比如中欧班列运货,飞机能接上空运,货物就能更快到欧洲,国航、东航这些公司已经盯上这里,打算把它做成西部的中转站,民航局最近也在推智慧机场,要是盛乐机场装上AI调度系统,运转起来会更顺溜。
地铁没通到机场,高铁也没连上,光有好跑道不行,人得能方便过去,下一步试飞能不能成,哪家航空公司先来,这些事比图纸上的数字更实在,盛乐的天空早都准备好了,就等第一班真载客的航班起飞。
#国庆兵器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