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咱家小宝的暑假作业要写植物观察日记,爸的老寒腿又怕吹空调,这大热天的去哪儿遛娃啊?"李娟盯着手机里39℃的高温预警直发愁。直到她在小区业主群看到植物园夜场开放的公告,突然拍大腿乐了——这不就是给三代人量身定制的避暑方案吗?
清晨六点半,老李头已经往保温杯里泡好了菊花枸杞。他边检查孙子的遮阳帽边嘀咕:"这新买的驱蚊手环可得戴好,上次去公园咬得满腿包。"儿媳妇往车载冰箱塞着冰镇酸梅汤,后备箱里折叠轮椅、便携小风扇塞得满满当当。八点整的植物园门口,树荫下的长椅早被银发族们占了大半,穿汉服拍照的姑娘们举着油纸伞穿梭在荷花池边,活像从古画里溜达出来的。
"奶奶快看!食虫草在吃虫子!"五岁的小宝整个脸贴在玻璃温室上。老人眯着眼读科普牌上的小字:"哎哟这猪笼草跟咱老家山上野生的长得不一样咧。"凉亭里乘凉的功夫,孩子爸掏出手机查资料:"您看这上面说,古人拿猪笼草汁液治咳嗽......"话没说完就被孩子妈塞了块西瓜:"歇会儿吧李老师,您这现场教学比导游还敬业。"
科技馆的冷气足得让人直打哆嗦。老爷子在航天展区盯着神舟模型挪不动步:"当年我们在厂里车螺丝那会儿,哪想得到现在娃娃都能玩太空舱?"那边孩子正跟机器人下五子棋,输了三局后扯着工作人员袖子耍赖:"它肯定偷偷联网了!"逗得周围家长笑作一团。最绝的是全息投影剧场,祖孙三代并排坐着看恐龙从头顶掠过,老太太下意识把孙子往怀里搂:"这大家伙可别把屋顶捅漏喽!"
酒店自助餐厅里,老爷子对现煮砂锅粥赞不绝口:"比家里熬得还稠糊。"孩子妈眼疾手快拦住要舀第四碗的老人:"爸您血压高,这咸菜疙瘩可不能再添了。"那边孩子早溜到甜品台,举着棉花糖回来献宝:"给姥姥姥爷的云朵蛋糕!"结果粘了满脸糖丝,活像长了白胡子。
第二天动物园的投喂体验区,小孙子举着胡萝卜条的手直发抖:"长颈鹿舌头咋跟砂纸似的?"老爷子摸出老花镜研究导览图:"东北虎馆有空调,看完正好歇晌。"结果孩子赖在企鹅馆不肯走:"它们穿羽绒服不热吗?"饲养员笑着解释:"人家老家比这儿冷多了,冰块都是特供的。"老太太突然一拍脑门:"这不跟咱北方人去海南过冬一个理儿?"
傍晚的湖边栈道上,夕阳把三代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孩子举着水枪追蜻蜓,水花溅湿了裤腿也不在意。老爷子坐在自带的小马扎上摇蒲扇:"这比在家吹空调舒坦多了,有风有水有树荫。"儿媳妇忽然指着对岸:"快看!白鹭!"全家人静下来看那抹白影掠过水面,连闹腾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
最后一天逛文化街时,老太太在绣品店门口挪不开步:"这牡丹花的针脚跟我娘当年绣的嫁妆一模一样。"老爷子在茶馆听评书听得入迷,连灌三碗大碗茶。孩子举着吹糖人满街跑,最后挑了套皮影戏道具当纪念品。返程时车载音响放着《童年》,后视镜里老人孩子都睡得东倒西歪。孩子妈轻声说:"下回还来?"孩子爸笑着点头:"嗯,等银杏黄了再来,听说那时候......"话没说完就被媳妇瞪得咽了回去。
后备箱里除了行李,还塞着植物标本、恐龙模型和半包没吃完的茯苓饼。老爷子睡前突然摸出个小本本:"明天得去药店,今天看人家养生讲座说三伏天要贴穴位贴......"话没说完就被老伴抢走笔记本:"快睡你的觉吧,跟小孩似的听风就是雨。"隔壁房间,孩子正趴在床上画观察日记,歪歪扭扭写着:"猪笼草比佩奇好玩,就是机器人太赖皮了。"
月光透过纱窗洒在行李箱上,那上面还沾着植物园的露水和动物园的草屑。厨房里保温杯晾着明天要带的凉茶,玄关处摆着三双沾满欢笑的运动鞋。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纪念品,大概就是老人手机里那张全家福——背后是绽放的向日葵,前面是三代人挤作一团的笑脸,连阳光都甜得像是能淌出蜜来。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