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挨打要立正。
但现实是,挨打要记仇,而且要找机会往对方软肋上猛踹。
最近在半导体这个场子里,就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你打我一拳,我刨你家祖坟”的魔幻现实主义大戏。
故事的主角,一边是觉得自己手握高端装备就能为所欲为的荷兰,另一边是总在挨打后默默升级,然后冷不丁给你一下狠的中国。
而夹在中间被当成武器的,是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它的处境,充分诠释了什么叫“父母打架,先撕孩子奖状”。
这事儿的起因,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高端局”。
荷兰在美国的不断拱火下,终于下定决心,对咱们的芯片产业搞起了限制,不让某些高端设备运过来。
这个操作,在他们看来,是抓住了七寸,是釜底抽薪,是技术上的降维打击。
毕竟,造芯片的光刻机,ASML是全球独一份的尖货,ASML是荷兰的。
逻辑很简单:没有我的锅,你就做不了饭。
他们动手了。
禁令发了。
感觉自己赢麻了。
是吗?
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大逼斗,而且打的不是脸,是腰子。
中国的反击,快得像一道闪电,而且精准得像个老中医扎针,专门找你最酸爽的穴位下手。
商务部一纸公文,对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工厂的产品,实施了出口管制。
这一招,外行看热闹,觉得不就是禁止一家公司出口嘛,多大点事儿?
但内行一看,直接倒吸一口凉气,因为这一刀,捅得实在是太深了。
安世半导体,虽然是个荷兰出身,但早就被中国的闻泰科技给收购了,属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型。
更要命的是它的商业模式,堪称全球化合作的典范,也成了全球化撕逼的祭品。
安世半导体的玩法是“欧洲研发+中国制造”。
他们在德国汉堡、英国曼彻斯特这些老牌工业重镇,生产最高精尖的车规级功率芯片晶圆。
这玩意儿技术含量高,利润也足,是欧洲制造的骄傲。
但是,光有晶圆,那叫半成品,跟一块高级点的沙子没啥区别,根本没法用。
这些金贵的晶圆,必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东莞,在一个占地8万平米的超级工厂里,进行封装和测试。
只有走完这最后一公里,它才能变成一颗可以装进特斯拉、大众、宝马方向盘里的,真正的芯片。
这就好比你是个米其林三星大厨,颠勺颠出了火星子,菜做得像艺术品,结果发现后厨刷盘子的工序,外包给了你刚刚得罪的隔壁老王。
现在老王撂挑子了,说你家的盘子,刷完了也不准端出去。
你菜做得再好,没有盘子装,总不能让客人用手捧着吃吧?
安世半导体就是那个米其林大厨,东莞工厂就是那个刷盘子的老王。
根据安世自己财报里的数据,东莞工厂,承担了它全球70%最终产品的出货量。
中国这一手,不是禁止你研发,也不是禁止你生产,就是掐断了你最后“装盘上菜”的环节。
看似留了活口,实则招招致命。
这种玩法,简直是把“打蛇打七寸”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属于一种商业模式上的“瞎积薄发”被对手精准破防。
最先感觉到疼的,不是远在天边的荷兰政客,而是一线生产的车间主任。
特斯拉、大众、宝马这些汽车巨头,瞬间就懵逼了。
现代汽车工业,玩儿的就是一个“快种快收”的零库存策略,供应链上的每一个零件都是精确到小时计算的。
现在上游一个喷嚏,下游产线直接就进了ICU。
路透社的消息说,大众德国工厂直接计划减产30%,宝马那边更惨,芯片库存只够撑三个月。
三个月,在汽车行业里,基本就等于告诉你,可以直接准备过冬了。
安世半导体在欧洲车规级芯片市场的份额高达18%,是汽车电子供应链上一个你绕不开的“收费站”。
现在收费站被端了,整条高速公路都开始堵车。
市场上的芯片现货价格应声上涨,恐慌情绪就像病毒一样蔓延。
车企怎么办?
工厂能停吗?
资本家答应吗?
当然不答应,他们的字典里只有利润,没有国界。于是,大众减产的消息满天飞,特斯拉的高管连夜订机票飞中国沟通,这帮商业巨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荷兰的政客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学实践课。
什么叫全球化?
全球化就是你在欧洲办公室里一个轻飘飘的决定,可能会让你德国老家的汽车工人在下个月就得休无薪假。
中国的组合拳还没打完。
一招“关门打狗”之后,紧接着又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10月9号,商务部又把稀土的采选、冶炼分离技术,也给列入了出口限制目录。
如果说芯片封装是卡住了脖子,那稀土这张牌,就是直接按住了动脉。
芯片是“工业粮食”,稀土就是“工业维生素”,没了它,从手机到导弹,一堆高科技玩意儿都得抓瞎。
这一套操作下来,欧盟委员会紧急开会,讨论怎么找替代方案。
结论很骨感:短期内,基本没戏。
想搞个技术小院子把自己围起来,结果发现院墙的地基是邻居家的,厕所的下水道也得从人家院里过。
这就是全球化时代,互相伤害的真实写照。
安世半导体自己更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边让母公司闻泰科技在欧洲请律师,起诉荷兰政府,说你不讲武德,破坏投资保护协定;另一边,官网在14号悄悄更新,承认正在“积极与中国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出口豁免”。
这个姿态,翻译过来就是:大哥我错了,我只是个打工的,神仙打架别拆我家铺子啊。
东莞工厂按下的暂停键,就像一只亚马逊雨林里的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就在柏林的汽车工厂里引发了一场海啸。
这场博弈,比任何长篇大论的演讲都更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一个深度捆绑的全球供应链里,没有人是孤岛。
任何试图把别人排除在外的行为,最终都会发现,自己也被关在了门外。
美国人想建立一个没有中国的技术体系,但他们忘了,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应用市场,更是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你有关门的技术,我有拉闸的权力。
这已经不是一场单纯的技术竞赛,更像是一场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的拳头更硬,而是谁更抗揍,谁更能抓住对手喘气的瞬间,给他一记精准的闷拳。
最终安世的解决方案会是什么样,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看明白了,那个可以任由别人卡脖子,还只能笑脸相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