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A5L已上新,现在抄底A4L低于19万,老款车型性价比是否依然值得关注还是应该果断换新款享受更丰富配置和更现代设计?

我得说,行业里的事情,就像一盘没有结局的斗地主,牌打着打着就得变策略。

刚走出4S店门口,一个邻居的老李推门走来,他笑着说:你看,这次奥迪折扣挺给力的吧,最低算下来不到20万。我心里暗想,他可能不知道,A4L实际可以低到18万多,比起年前的最低价,也算算得挺实在。可怎么说呢?优惠背后,是供应链的压力还是市场竞争的策略?这事远比表面要复杂。

一汽奥迪A5L已上新,现在抄底A4L低于19万,老款车型性价比是否依然值得关注还是应该果断换新款享受更丰富配置和更现代设计?-有驾

我记得去年年中,A4L的销量还在8万多台左右,差不多每天两台到三台。这数字告诉我,虽然市场不如当年火热,但它的存活率还是挺高的。估算一下,去年A4L的市场份额大概是10%左右,对比宝马3系那70万-80万一台的售价,不过这个对比本身就不太公平——一汽奥迪可不像宝马那样走高端,A4L的定位其实更偏中高端家庭用。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A4L在我心里始终是一台很扎心的车。它的悬架调校,稳健得像个老实人,既能应付复杂的坑洼,又不失一点点运动感。这让我想起我和修车工老李聊天:你觉得,这车还值得买吗?他叹气:动力老了点,但日常够用,三百多牛米,能跑得动。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它的百公里油耗在估算中大概8-9升,心算下来,油钱一年也就几千块。对比起那些动力爆表的车,其实还挺平衡。

对比一下,买豪华车,动力越大,操控越好,但油耗、成本都得提高,尤其用在城市里。有人会问:你是不是觉得这些平衡的车,实在没劲?没错,光看马力,A4L确实不像追风跑车,但你试试那个2.0T,起步答应还是慢点。但它的悬架调校,能让我开得踏实而又不失运动感。这个感觉啊,是宝马3系说变软就变软,C级虽然豪华,但动力都自己人了。

一汽奥迪A5L已上新,现在抄底A4L低于19万,老款车型性价比是否依然值得关注还是应该果断换新款享受更丰富配置和更现代设计?-有驾

你要问我:除了优惠价格,还有什么理由选择A4L吗?我想,配置上的升级值得考虑。比如豪华版增加了19英寸轮毂、加热座椅、三区空调,还有一些亮点配置,价格其实也不高。你看,这个价位还能享受车联网、无钥匙进入,反正对我来说,开车还是要用得安心多一点。

说到这我突然觉得,个别品牌对某个细节的设计,真是藏得很深。比如那块10.1英寸中控屏,支持Carplay,操作流畅度嘛,平时用倒还凑合。空间呢?虽然不算大,后排坐成人还可以,头部腿部空间略紧,偏家用或上下班通勤都能接受。

可是——谁说要买豪车一定追求大空间?我会觉得,A4L更像是一台能漂亮日子的车。它的品牌溢价还在,销量还能稳住,说明不少人还是认可这价格与中庸的平衡点。

一汽奥迪A5L已上新,现在抄底A4L低于19万,老款车型性价比是否依然值得关注还是应该果断换新款享受更丰富配置和更现代设计?-有驾

我还在想,假如预算有限,是买个价格划算的入门版好,还是多花一万升级配置?你发现没有,很多时候,那多出来的配置,真的用得着?比如无钥匙进入,家里那把钥匙都快用十年了,倒觉得用得多的还是空调呀、导航呀,属于用得上的场景。而且,宝马3系那边,后排空间大点,动力也强,但价格上去了三五个万。

有个问题,你会不会觉得,车型的流行,某种程度上,也跟社交圈有关系?我就认识一个朋友,家里70万买辆3系,他说:过几年换车,还是得跟潮流走。我就想呀,你只要看一个车子在你心里的位置,除了价格、配置,还得看那份平衡感。

记得有个销售,说过:现在年轻人喜欢配置齐全,实用第一。其实我觉得,配置多固然好,但有些细节,才更打动人——比如驾驶时那种心安,是不是比群里晒的配置更重要?

一汽奥迪A5L已上新,现在抄底A4L低于19万,老款车型性价比是否依然值得关注还是应该果断换新款享受更丰富配置和更现代设计?-有驾

我挺好奇:未来那些智能驾驶,或者电池技术,会不会让我们对车的实用性有全新定义?像我兄弟说,他也不喜欢折腾,买车就是为了日常用。你身边朋友,买车还在意品牌、动力,还是更看重实用可靠?这其实也关系到,未来的供应链,要不要向生活靠近点。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忍不住怀疑,未来买车是不是会像手机一样,迭代变得更快?用个比喻,可能就像你的智能手机,刚买的新型号,后面几个月新一代就出来了。车难道也得快充吗?这个问题我暂且搁一边,先别被未来遥远带偏了。

最后有个小细节:我喜欢那个线条流畅的前脸,虽说只是个标志一闪而过,但感觉挺有味道。你注意到没有,设计师是不是在用暗示我们:科技感和操控感,是不是也得靠细节堆出来的?

一汽奥迪A5L已上新,现在抄底A4L低于19万,老款车型性价比是否依然值得关注还是应该果断换新款享受更丰富配置和更现代设计?-有驾

这样看,有没有觉得,买车还真不是只看硬指标?可能,更多时候,是细微之处,决定了操控的心情。你有没有遇到,买车之后,才发现原来他最在乎的那点,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