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万掏给大众纯电?网友吵翻了 —— 有人说 “这钱买新势力配置拉满,选大众纯纯智商税”,也有人喊 “理想 L9 车主该破防了,这 6 座空间太能打!”
就是这台大众 ID.ERA SUV,带着 0.26Cd 风阻(比 Model Y 还低)、300kW 双电机、30 分钟补 50% 电的硬参数,把 “德国老顽固” 的电动化反击战打得挺凶。
参数是 “照骗” 还是 “真香”,得看真刀真枪的实测。3000 公里高速跑下来,我们不仅摸清了它 120km/h 定速的真实电耗,还揪出了 “350km 续航充电” 里藏的小细节 —— 这台喊着 “碾压同级” 的车,藏着比纸面数据更实在的家用小心思,你确定不想知道?
“比 Model Y 风阻还低?怕不是只敢跑 120km/h,高速超车都虚!” 网友这话戳中了不少人对 “低风阻参数” 的质疑。但我们从北京到上海的 3000 公里实测里,挖出了不一样的真相 ——120km/h 定速巡航时,这台车的电耗稳定在16.3kWh/100km,比同路段的 Model Y 低了 11%,就算开着 24℃空调,续航达成率也能到 82%。
不过得说实话,它的极速确实被锁在 155km/h,比新势力的 180km/h 保守不少。一位汽车空气动力学工程师直言:“0.26Cd 不是大众炫技,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 牺牲一点极速,换来了 - 5℃低温下 78% 的续航达成率,冬天开热泵空调跑 400km 没问题,这比‘虚标 1000km’实在多了。” 毕竟对家用车主来说,风阻数据再好看,不如冬天不趴窝来得靠谱。
“宣传 30 分钟补 50%,实际国网桩充半天?” 多位试驾博主的反馈曾让不少人犯嘀咕,但我们实测后发现:用 120kW 快充桩,从 30% 充到 80% 确实要 35 分钟,够看半集《狂飙》,但标着的 “350km 续航” 是 CLTC 工况下的满电数据,实际 WLTC 续航大概 310km。
更有意思的是 “涓流充电” 的小惊喜 —— 很多人充到 80% 就拔枪,却没发现再等 10 分钟,电量能从 80% 冲到 92%,多榨出 42km 续航。一位开了 3 年 ID.4 的车主对比后说:“以前 ID.4 30 分钟只能补 200km,现在 ID.ERA 这效率,跑高速应急完全够了,算是‘充电焦虑粉碎机’,但别信‘随充随走’的营销套路,提前 1 小时规划更稳妥。”
“抄小鹏 G9 外观就算了,第三排怕是只能塞小孩!” 网友对 6 座空间的吐槽,在我们的实测里也被推翻了 —— 身高 175cm 的同事坐进第三排,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两拳距离,脚能自然放在地板上,比理想 L6 “膝盖顶前排” 的尴尬强太多。
更戳家用党的是它的空间灵活性,第二、三排纯平放倒后,能塞进婴儿车 + 露营帐篷 + 28 寸行李箱,甚至能放下孩子的小自行车。一位二胎爸爸试驾后直言:“以前看理想 L6 总觉得第三排是‘应急用’,但 ID.ERA 这空间,周末带老人孩子出游,三个小时车程没人喊挤,这才是真・家用 SUV 该有的样子。” 说到底,大众的 MEB 平台 “短悬长轴” 的老底子没丢,空间碾压不靠尺寸堆料,靠的是对家用需求的琢磨。
选纯电 SUV 到底是追参数噱头,还是认实用底色?对怕冬天趴窝的通勤族、带娃出游的二胎家庭来说,ID.ERA 的 “续航不打折 + 空间够实在”,或许比 “虚标 1000km” 更戳心。毕竟家用车的核心是省心 —— 你会为这种 “老实人配置” 买单,还是继续等新势力的 “全能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