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比亚迪在成都举办的“超级e平台技术解析暨汉L唐L兆瓦闪充全国巡回体验会”,正式向外界展示了其最新的全域千伏高压架构与兆瓦级闪充技术。此次活动不仅揭开了汉L、唐L两款旗舰车型的技术内核,更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其在补能效率、兼容性与低温适应性上的突破性进展。从技术参数到市场布局,比亚迪正试图通过系统化创新重塑中高端纯电市场的竞争规则。
兆瓦闪充
先来说说本次我所体验到的超级e平台所带来的全新补能体验。首先我们来到三圣乡的比亚迪4S店,这里已经有一座兆瓦闪充站,以及一台只剩3%电量的汉L。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开始!”,电流迅速涌入车辆,虽然无法看到电流,但我们能够从仪表的显示中看到车辆的充电功率瞬间来到了999kW,并且很快充电功率稳定在了1000kW,车辆的续航里程也以2km/s的速度直线上升,这样的补能速度几乎已经与燃油车加油的速度持平。
如此惊人的表现得益于汉L的“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将电池、电机、电源等核心系统的电压平台统一提升至1000V。而这一架构的革新意义在于:
1.性能突破:搭载10C闪充电池,支持1000V电压与1000A电流输入,实现量产车型中最大1兆瓦(1000kW)充电功率,峰值充电速度达“1秒补能2公里”;
2.效率优化:通过碳化硅模组与主动热管理技术,充电峰值效率提升至96.8%,且电池组温差控制在2℃以内;
3.兼容性升级:标配智能升压技术,可兼容500V、750V公共充电桩,单枪快充下峰值功率可持续至90%电量,相比行业平均充电耗时缩短40%。
双枪充电
体验完兆瓦闪充后,我们继续前往下一站,体验不少朋友都听说过的“双枪充电”。对于我们日常实际用车来说,兆瓦闪充站目前数量较少,更多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依赖普通的第三方充电站。而目前大多数第三方充电站的充电功率集中在120-480kW,且还会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全功率进行充电,无法满足用户对“油电同速”的需求。而超级e平台的“双枪充电”功能,则能够打破这一桎梏。
我们驾驶唐L来到一处第三方充电站,工作人员帮我们插好两根充电枪后,在手指的轻触下,两根充电枪立马开始工作,车辆的充电功率在10秒内边提升到了240kW,已经将单根充电枪120kW的最大功率吃满,补能速度大幅提升。
双枪充电技术并非简单功率叠加,其核心在于动态功率分配算法。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双枪电流差异(ΔI≤5A)、电池SOC状态及温度梯度(ΔT≤3℃),实现功率的智能协同分配。在750V公共桩场景下,双枪模式可将充电功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且全程保持电池健康状态(SOH)。
技术普惠与生态重构
超级e平台的发布,标志着2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正式进入“兆瓦闪充时代”。比亚迪此次技术迭代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系统化工程打破单一技术参数的竞争,转而构建覆盖补能效率、兼容性、成本控制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兆瓦闪充站的规模化落地,不仅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更通过开放合作模式降低了行业整体升级成本。未来,随着高压架构与智能电网的深度耦合,纯电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短板或将彻底成为历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