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提的2021款比亚乔X7,如今里程表已经跳过了4万公里。这四年里,它陪我跑过贵州的山路,闯过柳州的雨季,也在重庆的陡坡上撒过欢。作为首批车主,我见证了它的可靠,也忍受了它的各种小毛病。今天就聊聊这台“老伙计”的真实表现,给想买二手或仍在观望的朋友一个参考。
先说说基本情况。这台1.0版本的X7没什么花哨配置,就是ABS加ASR的组合。四年里我给它换了米其林CityGrip2轮胎,装了尾箱和行车记录仪,加了外置胎压监测。五一刚做了大保养,换了空滤、电瓶、皮带和普利盘这些易损件。最让我欣慰的是,四万多公里跑下来,它从没把我扔在路上过,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让人头疼的问题。
现在的250cc踏板车配置真是卷得厉害。看看2025款的天鹰TX250E,七万寸大屏能投导航,还能远程解锁,语音助手跟电动车似的。再回头看我的X7,连无钥匙启动都没有,每次插钥匙都觉得有点掉价。TFT仪表、脉冲点火这些主流配置更是想都别想,只有个基础的液晶仪表显示油量和速度。不是说老款就该落后,但厂家要是能出点官方改装套件,让老车主也能升级下配置就好了。
冷车启动时的抖动是所有X7车主的共同烦恼。尤其是冬天,刚启动那几分钟,车把抖得像按摩仪,给油时还伴随着“哐哐”声。但跑起来后就不一样了,速度到60以上震动突然消失,变得像德芙巧克力一样丝滑。这次换了新皮带和普利盘后,低速噪音反而更大了。后来才明白,这就像冬天起床伸懒腰,传动部件冷的时候没活动开,最好启动后原地热车30秒再走,能舒服不少。
原厂轮胎绝对是最大安全隐患。去年在柳州遇上下雨天,过弯时轻轻一捏前刹就打滑,直接摔断了刹车把手。一万六千公里时果断换成米其林CityGrip2,用到现在快三万了,雨天过弯心里踏实多了。看网上评测,90%的用户都推荐这款胎,湿地抓地力确实比原厂好太多。对比过象牌和倍耐力,象牌本地不好买,倍耐力又贵了两百多,米其林算是性价比之选。
皮带打箱体的声音从一万公里后就没断过。中低速行驶时“嗒嗒”声特别明显,去售后清洗传动后能好一阵,但过段时间又会复发。有些车友自己拆了惰轮,噪音确实小了,但我担心影响传动稳定性没敢试。听说新款VESPA用了吸音涂层包裹传动部件,希望厂家能把这技术下放到X7上,哪怕出个付费升级套件也行。
做工粗糙是合资车的老问题。车身接缝有的地方能塞进指甲,按键按起来松松垮垮,塑料件摸着也偏薄。对比过朋友的天鹰TX250E,人家的接缝均匀,按键手感也扎实得多。后来了解到宗申的数字化车间能降成本,但可能也影响了做工细节。其实我们不介意多花点钱,就想要个做工升级版的车型。
储物空间设计简直反人类。座桶看着不小,却刚好装不下全盔,只能放半盔或3/4盔。后货架更坑,买了三个第三方货架都用不住,有次带行李跑长途,货架直接断了,幸好尾箱绑得牢。辅助撑杆也掉过一次,现在停车都小心翼翼的。厂家要是能出个原厂货架,哪怕贵点我也愿意买,至少用着放心。
加油时的麻烦事谁用谁知道。必须先打开坐垫,把尾箱里的东西拿出来,再扣里面的开关才能开油箱盖。有次在高速服务区加油,后面排着队,我手忙脚乱地卸行李,别提多尴尬了。网上有车友改了外接拉线,但看着挺low的。其实完全可以设计成外置油箱盖加个防盗锁,成本高不了多少,却能省很多事。
手套箱里的USB接口也是个槽点。充电时线要从箱缝里拉出来,盖盖子时总担心压坏线。自己加了个外置卡扣才解决,但毕竟不是原厂方案。现在新款踏板都带防水快充了,建议厂家直接出个集成式扩展模块,又安全又方便。
过减速带时的体验能让你怀疑人生。“哐当”一声硬邦邦的,感觉五脏六腑都在震。后来才明白,这车子悬挂调校就是偏硬,跑平整公路很稳,但遇到烂路就露馅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跑长途稳如老狗,在村里的坑洼路上却颠得难受。
但话说回来,四万多公里的核心表现没得挑。发动机从没出过毛病,动力输出一直很平顺,高速上跑100码也不发飘。车架刚性特别好,雨天压弯信心很足。去年在湖南遇上暴雨,路上很多小车打滑,我开着它慢慢悠悠也安全通过了。这种“不把你丢在路上”的可靠性,是很多新款踏板比不了的。
如果你预算有限,更看重动力和可靠性,能容忍小毛病,二手X7值得考虑。现在市场价不高,加上我这些改装经验,花点小钱就能改得很实用。但如果你追求智能配置和精致做工,那还是看看天鹰、无极这些新款车型。2025年的国产踏板配置确实碾压X7,但论发动机和车架的底子,X7依然很能打。
这台比亚乔X7就像个靠谱的老伙计,平时有点小脾气,但关键时候从不含糊。通过改装能解决八成的问题,剩下的那些小毛病,习惯了也就好了。真心希望厂家能出些官方改进套件,而不是一味推新款。如果你能接受它的粗糙,那它绝对是同价位最值得入手的驾驶机器——不完美,但可靠得让人安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