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朱华荣在那场大会上的感叹,不少人当成一个励志的段子听听就过去了,可这话其实让人琢磨。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中国汽车人,尤其长安这批人,几十年,从缺钱缺资源连订单都难接的日子走到今天,忽然发现自己盘子大了、腰包厚了,各种资源、合作伙伴一阵一阵往家里送——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好事,还是说其实背后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
再说直接点,有钱了,是不是就能干成所有想干的事?散个钱、堆点项目、人招得比别人多,企业的明天就香得不行?长安汽车这回搞出个“天枢智能”,从技术团队到产品家族,真金白银砸下去,意气风发地要打一场漂亮仗。我管它叫“富裕仗”,但是这仗打得好不好,其实要看的是:这钱花得值不值、打得准不准。
为啥朱华荣嘴里三句话不离“安全”?你以为中国车企搞智能化,真就可以天马行空、花里胡哨吗?往深里说,现在汽车不是个四个轮子的铁疙瘩了,尤其电动车、智能车,说白了就是一满载云端、数据、算法的大号手机加轮子。一个黑客要想干点事、一个算法闹点脾气,分分钟就能让你开着车变“碰碰车”。
你看着市面上各种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一波接一波的宣传,我反而更关心那些不被当回事的细节。开辆智能车,掉头时音响突然暴走帮你唤个外卖、导航一蒙圈让你错过出口、AI助手一句话没听懂直接关掉气囊。听起来都有点极端,但真出事谁买单?谁来背?按说花“富裕人”的钱,是不是就能免遭“智障AI”的坑呢?未必。
长安汽车这几年为啥能有底气?说白了,他们是忍得住的那拨人。一分钱一分用,预算堆技术,而不是堆噱头。北斗天枢计划干了七年,技术专利一沓一沓地报,不是说全中国第一有多震天动地,关键是在自个攒下的家底上慢慢往前走。别家车企一窝蜂地去烧钱、拍脑壳上各种网红功能、AI大模型、语音助手,长安汽车清楚自己的体量和护城河在哪里,自然不会急吼吼跟着卷,卷不赢也没必要卷。
再说了,企业有钱以后最忌的,就是心气儿太高。人一膨胀,容易忘本。企业依赖那点暂时的资源红利,成了只盯着行业热点到处撒网的章鱼,什么都想抓,结果一个都抓不牢。这就像有钱人进赌场,胆肥手快,最后也难敌庄家。那钱得花在刀刃上。长安的底气,表面看是有钱了,实际上骨子里还是那股子“节制”,更关心体系能力、生态支撑到底有多深。
现在搞智能化,关键有三样:钱能不能持续砸进去,人才是不是带着实打实的“干货”,合作能不能真正长远共赢。钱再多,团队的共识没搞明白,打着名头挖来一堆人,头年热闹、第二年跑光,这种故事见得多了。光靠烧钱和吹牛,公司迟早是走回头路。长安为啥偏偏喊了半天安全?不是讲故事,是实实在在看到,智能化这玩意,只能步子慢点,每一步都踩地实。
所谓天枢智能,说穿了,不就是集结了多国多地的研发从头再聚一次力?平台化、集中研发投入,其实不是新词,但是中国企业以前撑不起这个体量。现在有钱了,又搭着政策顺风车,车规芯片、算法、数据,中国产业链加资源都能“咬合”起来,跟世界巨头玩一盘大的。可真到台前比拼,还真是比体系,而不是比谁的PPT更花。
我是特别认同他们那套“六国十地”的研发布局思路。分布广,才能借力打力。互联网思维能去哪儿,就去哪儿,而不是全指望一两个专家坐镇总部。有条件了,跑得更远一点,全球找资源、找伙伴、找入口。最怕啥?最怕“闭门造车”,花大价钱买教训,散了资源搬一堆AI/算法硬塞进老车型。用力的点对了,车才会好用、新功能才成体系。
说到底,智能汽车或智能驾驶,争的是“场景”,比的是响应速度。举个最土的话,车是给人用的,不是给工程师炫技用的。你开发的AI助手、底盘控制、智能座舱,纸上谈兵做得再炫,用户实际用起来卡顿、延迟、BUG频出,那最后只会有一堆投诉,赔了钱丢了口碑。长安敢于把安全反反复复摆在第一,明白自己得守住底线,一步一步扩展“安全”的外延。以前是物理刚性,现在是数据、健康、情感——说小是技术转变,说大其实是价值观转型。
再看最近三款量产新车,启源A06、逸动、深蓝L06同一天扎堆抛出来,倒不像有的品牌憋一年憋一款,结果翻车连连。长安是以一套“技术拼图”为支撑让每一类车都吃到智能红利,哪怕燃油车你都能尝鲜用上新智能座舱。从纯电轿车、到经典燃油,再到智驾深蓝,这等于是把“新技术普惠”做了出来。车不是拿来给少数人秀肌肉的,是要让老百姓都能开上才算实在。
很多人只记得发布会上各种“行业首发”、“3纳米芯片”、“激光雷达全系标配”这些大词,其实我觉得更值得琢磨的是背后的稳健。现在行业“内卷”严重,很多厂商就是甩钱做样子、死追热点。人家至少敢静下心来做底盘、做数据延迟,甚至一条协议都要控制到毫秒级,这种“慢折腾”,反而是长远的稳健之路。
更有意思的是,“天枢”这个名字,有点意思。古人观天象,天枢是北斗七星的核心。朱华荣放话“只做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其实就是划了个圈:我的智能化,只关注用户体验的可控和可预期。宁可不去追最酷炫的呼吸灯、3D裸眼看导航,也不让顾客坐进车里心里发毛、手心冒汗。
你要问,长安真能靠这一套打法拔得头筹吗?说实话,未来还难说,但这公司至少不贪、不断,总是边走边修、能弯道超车。朱华荣提“新长安·新安全”,不是拍脑袋喊口号。比的是玩智能车,谁能从每一处小故障、小数据、小场景里找到最靠谱的方案。别的公司秀美颜,秀大屏,长安反倒强调底盘安全、数据安全,是在把用户和自己放在一条命线上过日子。
想想过去中国汽车十几年的路,哪一步不是踩坑爬起来?没钱的时候能熬下去,富裕起来更能稳着走。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嘴上说创新、自主,资本市场、用户其实都在看你“下场能不能打”。朱华荣这类人的话不花哨,打“富裕仗”更像是在提醒团队:别被一时账面数字迷了眼,正事得一直做、把事做对。
这种富裕背后的自律,才是中国车企下一步真正要学的东西。拼的不仅仅是谁能先砸出一堆新花样,还要看谁在一个“新赛道”上守得住自己的那点真本事。长安汽车今天能“富裕地”打一仗,背后靠的还是那一群踏踏实实干活、别把钱烧到花哨上的工程师和决策者。
最后再设问一句:钱多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能给你试错的机会,但不能替你兜底。真正能让中国汽车变得不可替代的,是你用富裕资源更“节制地”打好每一仗。天枢智能打出的不仅是技术升级的仗,更是价值底线的仗。花钱容易,可把钱花对地方才能有未来。这一点,其实每一家想留在牌桌上的企业人都最好琢磨琢磨。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