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拳”打懵荷兰!中企上演乾坤大挪移,欧洲车企急了眼

这事儿,说真的,比我看过的任何一部商战片都来得刺激,简直就是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之国家版。

才几天功夫,荷兰人的表情管理就彻底崩了,从一开始那种“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的霸道总裁范儿,光速切换到如今挤眉弄眼隔空喊话:“大哥,有话好说,咱们坐下来慢慢谈?”

这脸变得比翻书还快,背后到底上演了怎样一出惊心动魄的釜底抽薪?

咱们把时间轴往前拨一拨,回到那个让整个欧洲汽车圈集体失眠的夜晚。

就在不久前,欧美各大车企的CEO们,估计正做着财务报表飘红的美梦,一封来自安世半导体的邮件,像一颗深水炸弹,直接在他们各自的邮箱里引爆。

信的内容不长,但字字诛心,翻译过来就是:“各位金主爸爸,不是我们不给力,是‘房东’不让啊!原来说好的芯片,现在啥时候能给、还能不能给,我们自个儿都成未知数了。”

邮件一出,汽车圈瞬间哀鸿遍野。

这哪儿是什么通知函,这分明就是一封绑架信,而且绑匪把赎金条直接贴在了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命门上。

而这位“房东”——荷兰政府,正是这出闹剧的总导演。

他们看上了安世半导体这块肥肉。

这家公司虽然名字听起来不像那些巨头如雷贯耳,但在半导体这个圈子里,那可是手握核心技术的“扫地僧”。

最关键的是,它是家地地道道的中国企业。

这下好了,在美国那边“大哥”的眼神示意下,荷兰人动了歪心思,想来一出“狸猫换太子”,直接下达冻结令,把中方的CEO给架空了,还大言不惭地要求一年内换上他们自己人。

这操作,简直是把“明抢”两个字刻在了脑门上,试图硬生生把一家中企给“规划”成自家的资产。

他们可能以为,剧本会按照他们的想法走,只要动作够快,姿态够硬,中方除了抗议几句,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组合拳”打懵荷兰!中企上演乾坤大挪移,欧洲车企急了眼-有驾

可惜,时代变了,朋友。

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什么理所当然,掀桌子的权利,也不是只有你一家有。

接下来中方的回击,堪称一套行云流水的“咏春拳”,招招打在对方的麻筋上。

先是外交部温文尔雅,把理儿给你摆正。

紧接着商务部直接上硬菜,两记重拳砸得荷兰人眼冒金星。

第一拳,限制稀土出口,打蛇打七寸;第二拳更绝,直接对“自家孩子”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

这波操作堪称“伤敌八百,但能废掉你一千”的绝杀,直接把荷兰人的美梦敲了个粉碎。

你不是想要公司吗?

行,公司给你,但不好意思,这家公司百分之七十的产能和供应链都在中国,我现在釜底抽薪,让它变成一个不会下蛋的鸡。

一个没有芯片产出的半导体企业,你抱回去是打算供起来吗?

这就好比你费尽心机抢了邻居家的传家宝瓶,结果邻居反手就把宝瓶的鉴定证书和说明书全烧了,还告诉全世界的拍卖行,那是赝品。

你抱着个瓶子,卖也卖不掉,砸了又可惜,那滋味,酸爽。

于是,牌桌就这么被我们干净利落地掀了。

消息传导到下游,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汽车巨头们彻底慌了神,德国的、美国的,电话直接打爆了荷兰首相府。

措辞嘛,据说相当不客气:“你们要是再不搞定中国人,我们的生产线就得停工,到时候欧洲经济跟着一起完蛋,这个锅你们背得起吗?”

美国的车企也发出最后通牒,表示下个月工厂可能就得歇菜,到时候违约的损失,可全得算在荷兰头上。

“组合拳”打懵荷兰!中企上演乾坤大挪移,欧洲车企急了眼-有驾

瞧见没,这才叫真正的全球化。

蝴蝶在中国扇动一下翅膀,风暴就能在欧洲大陆登陆。

压力给到这个份上,荷兰人哪还扛得住。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先生,一脸“诚恳”地表示愿意谈判。

甚至,他还不忘在求饶里夹带点私货,说什么“希望确保安世半导体未来依旧在荷兰发展”。

听到这话,我真是气笑了。

什么叫“确保”?

一家中国企业的未来,什么时候轮到你来规划了?

还想拿着安世当谈判的筹码,怕不是还没从梦里醒过来。

这就相当于小偷被抓了现行,还跟失主说:“咱们谈谈,我希望能确保以后你家的门继续为我敞开。”

你说,可笑不可笑?

所以说,这出戏看到现在,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过程,它给全世界都上了一课:当你的实力不够时,你的道理一文不值;而当你的拳头足够硬时,你就是道理本身。

今天的我们,已经有能力,也有智慧,用对方制定的规则,来反将他们一军。

“组合拳”打懵荷兰!中企上演乾坤大挪移,欧洲车企急了眼-有驾

至于荷兰,这次算是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至于他们能不能学到教训,那就得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