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股份高管变动,新总经理人选揭晓,背后战略布局引关注

东风股份换帅了,李军智走了,段仁民来了。董事会全票通过,干净利落,连个反对票都没有。这事儿看起来就像一场精心排练的交接仪式,连鼓掌的节奏都计算得分毫不差。

翻开段仁民的履历,你会发现这是个标准的"东风制造"——从汽车分公司到铸造分公司,从轻型商用车到乘用车,这位1972年出生的老东风人几乎把公司各个部门都转了个遍。这种按部就班的升迁轨迹,让人不禁要问:在国企里,是不是只有把每个坑都蹲一遍,才有资格坐上总经理的位置?

有意思的是,段仁民还当过纪委书记。这年头,能同时玩转生产经营和纪律检查的人可不多见。但问题是,当一个人既管生产又管纪律,谁来监督这个监督者?这种"旋转门"式的人事安排,到底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还是在制造新的权力怪兽?

更耐人寻味的是,李军智的离任原因只有轻描淡写的"工作变动"四个字。在中国企业的人事变动公告里,"工作变动"就像个万能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业绩不佳、权力斗争、健康问题,统统可以塞进这个筐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一份说真话的人事变动公告?

看看段仁民的任职经历,从技术岗到管理岗,从生产一线到总部机关,这种"镀金式"的轮岗培养,在国企系统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问题是,这种走马灯似的岗位轮换,真的能培养出专业的企业家吗?还是说,这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论资排辈?

东风股份高管变动,新总经理人选揭晓,背后战略布局引关注-有驾

东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这些年过得并不轻松。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这个老牌国企显得有些步履蹒跚。此时换帅,是破釜沉舟还是例行公事?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还是沿用那套老掉牙的人事制度,换谁都难有起色。

国企改革喊了这么多年,可一到关键岗位的人事安排,还是那套熟悉的配方。董事会全票通过,股东会走个过场,然后新官上任,周而复始。这种看似规范实则僵化的用人机制,正在把一个个国企变成温水里的青蛙。

说到底,我们缺的不是能坐稳位置的老好人,而是敢闯敢试的企业家。当人事变动沦为按部就班的权力交接,当企业高管变成流水线上的标准件,这样的企业还有什么活力可言?东风需要的不是又一个履历完美的总经理,而是一个能带领企业杀出重围的领军人。

下次再看到国企高管变动公告时,不妨多问一句:这到底是人才的脱颖而出,还是权力的又一次循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