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当宝马全新iX3缓缓驶出展台时,观众的目光不仅被其750公里续航和激光雷达配置吸引,更被车头那枚经过“微整形”的蓝白车标所牵引——这个陪伴品牌走过百年的标志,正以更扁平、更现代的姿态开启电动化新篇章。此次换标虽未颠覆经典,却通过细节调整传递出宝马对新能源时代的战略回应。
新款车标保留了外圈镀铬环与蓝白扇形图案的核心框架,但内部结构发生了三处关键变化:首先,取消了旧款中分隔黑色外环与蓝白图案的内圈镀铬线,以及划分蓝白区域的水平与垂直镀铬条,使图案呈现更流畅的视觉效果;其次,镀铬元素经过烟熏处理,哑光质感替代了传统亮面,营造出类似金属氧化后的高级感;最后,字母“BMW”的字体纤细度提升30%,配合外圈的透明化设计,整体风格向扁平化靠拢。这种改变并非突兀创新,而是延续了宝马2020年推出的扁平化车标逻辑——当时该设计仅用于数字领域,如今通过iX3首次落地量产车型。
宝马车标的演变史,本质上是一部技术进化史。1917年品牌诞生时,车标内圈的蓝白扇形直接取自巴伐利亚州徽,外圈黑色圆环标注“BMW”字样,既强调地域基因,又暗示航空发动机业务;1933年宝马303车型问世时,车标首次采用金色双圆边框与加粗字体,凸显品牌向高端化迈进的野心;1997年三维立体效果的加入,则与当时汽车行业追求科技感的潮流同步;2020年的扁平化变革,更是对数字化传播需求的直接回应。此次iX3换标,将烟熏质感与透明外圈结合,既保留了螺旋桨与州徽的双重象征,又通过材质创新传递电动化时代的轻盈感。
新款车标的应用节奏暗含宝马的电动化路线图。与部分车型保留外圈蓝色饰环不同,iX3彻底取消了这一燃油车时代的装饰元素,这种“去燃油化”设计语言,与车辆搭载的800V高压平台、15分钟补能310公里的充电技术形成呼应。更值得关注的是,宝马计划将新标逐步推广至全系车型,这意味着未来M系列高性能车、7系旗舰轿车等都将采用统一视觉标识,彻底打破燃油与电动产品的界限。正如宝马设计总监所言:“车标不应成为技术的枷锁,而应成为品牌进化史的注脚。”
从慕尼黑工厂的螺旋桨标志到iX3车头的现代徽标,宝马用108年时间将一个地域符号转化为全球认知的工业图腾。此次换标看似是设计层面的微调,实则是品牌在电动化、数字化、年轻化三重变革下的必然选择。当消费者在2025年秋天走进4S店,看到iX3车头那枚既熟悉又陌生的蓝白标志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设计语言的更新,更是一个百年品牌对“驾驶乐趣”的重新定义——这一次,乐趣的载体从内燃机的轰鸣变成了电机的静谧,而标志中的螺旋桨,依然在无声中旋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