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出问题,太正常不过了,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人可以坏事变好事,扭转乾坤;当然,也有可能越来越坏。
小米汽车的营销水平绝对是地表最强,雷老板这个大IP,让SU7的热度一直持续到现在,销量表现好于此前任何一家造车新势力。特别是雷老板的表述能力,让一干造车大佬顿感汗颜,纷纷东施效颦。不过,好在知耻而后勇,这些大佬自知不具备网红DNA,掉转身姿,继续钻研技术了。
小米手机成功经验,是否适用于造车,一直是业内的讨论焦点。不同于几千元的手机,电动车一旦出现质量或售后问题,现有的小米汽车体系能否应对?业界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雷老板如何能保证每一个决策都万无一失?
问题还是出现了,而且还是成群结伙来的。
有人说小米是上市公司,需要考虑市值;有人说,需要等公安机关的认定,不能乱说话;有人说,关于碳纤维机盖的表述,不能算是欺诈。已经发生的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对已经发生事件的回应,是积极面对的,还是沉默不语?
很显然,雷老板表现得不够大方,不大度。闭门思过是必须的,但不言语就没意思了。媒体也列举了一系列企业出了问题的挽救做法,效果好的都是二话不说,该赔就赔,该认错就认错,让赔的钱成为一场回暖人气的硬配置。话说碳纤维机盖问题,既然已经承认,就是个美观件,那就按美观件收费,多收的部分退了就是。或者再大方点,全额退款,免费更换新机盖,能花几个钱?没准还能再收获一波粉丝呢。
中国人好面子,你先放低姿态,对方还真不好意思没完没了;如果嘴硬,消费者不依不饶的精神一定会发扬光大。据说,消费者已经抱团走司法程序了,一旦小米汽车输了这一局,这两年积攒的口碑可要消耗大半了。
大方点,不吃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