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巨坑、名利场散场:蔚来与江淮的分手账本,谁才是电动车风暴中的真正赢家?
一夜之间,蔚来和江淮这对曾经的黄金搭档竟然散伙了。
那些年一同打拼,风风火火造车的豪情,到头来只剩个注销公告。
想想都让人坐立不安。
这个千亿大窟窿,谁来填?
合肥的特饮,卖几年能补回来?
有点像电视剧里,豪门夫妻大闹离婚,家产分割,个个算盘打得啪啪响,最后两败俱伤。
说回头,2016年蔚来刚冒头时,李斌那句“没200亿别造车”还在脑子里回响。
起家没钱没地,只能拉着江淮一起过日子。
江淮有资质、有人手,蔚来有梦想、有投资。
一个出身老牌厂,一个新锐小弟,把命运绑在一根绳上。
不服气不行,就像你家门口的面馆,老板炒菜,老板娘收钱,谁没谁真不行。
2023年底风向彻底变了。
蔚来一通大手笔,买下了江淮的两条生产线。
意思是以后这锅饭自己炒,不靠老江淮端碗了。
江来制造的参保人数连番缩水,原来上千人,眼下几乎成了空壳公司。
这变化,来得比天上掉馅饼还突然。
又是谁干的?
股东们、管理层、还是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
工人们的心慌,外人看不见,只有被裁员的自己最明白。
2024年春天,江来制造注销的消息一出来,整个新能源圈都炸开了锅。
有人说蔚来终于长大了,再也不用“借壳”造车。
有人却觉得,这样的散伙,早晚要出事。
你看那些大企业,真靠自己行吗?
背后没了“靠山”,风险可不是闹着玩的。
别看外面风光,蔚来背后的亏空简直让人后脊梁冒汗。
公开账本一翻,1100亿的亏损,分分钟让人脑袋嗡嗡响。
烧钱烧到换电站都能用钞票垒出球场来。
2023年换电站投入就花掉61亿,比小鹏汽车一年的研发费用还高。
这些数据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实打实的钱,是一张张钞票砸出来的亏损。
再说卖车。
很多人都觉得蔚来的销量还行。
2024年5月,交付了24925辆。
一细看,乐道贡献了6400、萤火虫占3932,真正蔚来高端品牌,销量还赶不上理想汽车的一半。
牛屋咖啡都变淡了,换电站要排更长队,有人吐槽说,买蔚来就像买彩票,买完就得看运气。
越往下扒,越觉得蔚来像一盘杂乱的棋。
高端市场被奔驰宝马这些外国大牌抢走,家庭用车赛道,拼不过比亚迪和问界。
价格战一打,萤火虫拉低了整体形象。
低价买车,高价租电池。
四年下来,租金够买辆五菱mini。
有人在群里算账算到想砸手机。
上午在银行存钱,下午又出来贷款买电池,这生活,谁能受得了?
像不像《疯狂的石头》里那个总丢钥匙的小偷,东补西补,最后一场空。
蔚来三条腿走路,自己给自己添堵。
高跟鞋,运动鞋,拖鞋一起穿,走起路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高端用户嫌降价没尊严,普通用户嫌贵。
想一步到位,结果一步一滑。
企业和用户都挺抓瞎。
合肥去年又给蔚来送上30亿,好像大雨里递了把小伞。
问题是,这点钱能顶啥用?
千亿大窟窿,三十亿就是杯水车薪。
外头人不懂,总觉得有政府撑腰,不会饿死。
可真到账本上,钱烧得飞快,一眨眼就没影了。
江淮呢?
离开蔚来,也是掉进了尴尬的深坑。
曾经靠着代工模式混口饭吃,现在一朝失宠,成了没人要的“前任”。
新能源浪头一个接一个,江淮要守住自己的摊子,比吃一盘辣椒还要难。
技术、渠道、品牌,样样都得重来。
整个事件越看越像闹剧。
两边都觉得分开能活得更好,结果却发现少了彼此日子更难过。
明明说好共赢,最后都成了输家。
蔚来依然要烧钱,江淮要找下家。
这种关系,难道不是“离了婚还得一起还债”的典范?
讲到产品本身,蔚来的策略越来越像“搅局者”。
搞电池租赁,说是帮用户省钱,实则让你掏更多。
买车省了,电池一年年租,长远来看,有谁能算明白账?
有专家说,电池租赁把一次性消费变成长期负担。
用户不是傻子,账一算就明白。
再说品牌。
蔚来曾经最引以为傲的是服务和用户体验。
现在服务缩水,用户感觉变差。
牛屋咖啡没味了,换电站排长队,高端感越来越弱。
老用户心里不舒服,新用户也不买账。
比起刚上市那会儿,蔚来现在的日子也难熬。
江淮失去蔚来,试问还能靠什么?
新能源市场的残酷,谁都逃不过。
江淮要自力更生,转型升级,不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昔日的辉煌慢慢消失。
其实说白了,这场分手就是一场赌局。
赌钱、赌人、赌未来。
蔚来赌自己能熬过亏损,熬出新花样;江淮赌自己能再遇新机遇。
现实却是,两边都犹豫不定,谁也不敢说未来等着什么。
网友吐槽得直接,有人说蔚来现在是“高不成低不就”,有点像以前的乐视。
也有人觉得江淮就是“失了魂的旧厂”,下一步不知往哪走。
蔚来还在讲新故事,推新品牌,开新路线。
可实话实说,老百姓的钱不好骗了。
大家精打细算,服务缩水谁都看得清。
高端、低端一起抓,最后可能啥也抓不住。
有网友说,电动车这摊水越搅越浑。
蔚来和江淮的分手,最终谁也没捞着好。
反思一下,是不是太想一步登天,结果摔了大跟头?
现在的蔚来,还能不能靠服务和产品打动人心?
江淮能不能找到新位置?
没人敢打包票。
最后想说,这不是谁烧钱多谁赢,那些被割了的韭菜,能不能等来春天?
蔚来要继续烧钱,江淮要等新主,谁又能保证下次不会更惨?
你自己说,这新能源的故事,还能讲几季?
真正会买单的,是不是那些普通车主和工人?
评论区有话就说,别憋着,谁能看明白这一出,到底谁才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