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圈儿里,要说谁家心里最不是滋味,恐怕非理想汽车莫属了。
搁在一两年前,理想那可是妥妥的明星企业,是造车新势力里头一个把钱赚明白的,风头一时无两。
可谁能想到,就在2025年的夏天,这辆一路狂奔的快车,突然就好像被人踩了急刹车,而且是连踩三脚,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曾经那个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就让无数家庭用户心甘情愿掏钱的理想,现在传来的消息却是一个比一个让人揪心。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理想自己走得太顺有点飘了,还是市场上的对手们变得太强了?
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
咱们先不谈感觉,直接看最实在的数字,这东西不会骗人。
2025年6月份,理想汽车交了36279辆车,这个数字单看还不错,但是跟去年同期一比,少了整整24%,跟上个月比,也少了11.2%。
这就好比一个平时总考第一的学生,突然一次月考掉到了班里十几名,虽然还不算差,但已经足够让老师和家长警觉了。
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到了7月份,情况急转直下,交付量掉到了30731辆,跟去年同期比,直接暴跌了将近四成,具体是39.74%,比6月份又少了15.29%。
这个跌幅,已经不能用“退步”来形容了,简直就是“跳水”。
与此同时,像零跑、小鹏这些竞争对手,估计正偷着乐呢。
你以为这就到底了吗?
并没有。
8月份的数据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交付量进一步萎缩到28529辆,同比跌幅扩大到了40.72%。
这已经是理想汽车连续第三个月,销量同比、环比双双下滑,而且还破天荒地被挤出了新势力销量榜的前三名。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掉出前三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可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大家可能还记得,曾经的哪吒汽车也是稳坐前三的常客,但自从跌出第一梯队后,就好像中了魔咒一样,声量和销量一路下滑,再也没能回到舞台中央。
所以,理想这次的滑落,让很多人都开始担忧,它会不会重蹈覆-辙。
如果说销量下滑只是面子上的难看,那接下来的财务预测,可就是实实在在的里子问题了。
就在8月份,理想公布了第二季度的财报,顺便也给出了第三季度的业绩指引。
这份指引,听着就像一份不太乐观的体检报告。
报告里预计,理想第三季度的汽车交付量大概只有9万到9.5万辆,同比降幅高达37.8%到41.1%;收入也跟着大跳水,预计会降到248亿到262亿元之间,同比减少38.8%到42.1%。
这是什么概念呢?
咱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
在今年第二季度,理想的收入是302.46亿元,还实现了10.97亿元的净利润,是新势力里少有的能赚钱的公司。
可要是按照第三季度的这个预测来推算,一进一出,理想很可能从盈利变成亏损,最高亏损额甚至可能接近50亿元。
这对于一家刚刚从烧钱的泥潭里爬出来,并且连续盈利,给投资者带来巨大信心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为什么这辆曾经的“优等生”专列会突然减速?
经过一番梳理,大家普遍认为,理想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局面:自己的看家本领不那么灵了,而想开拓的新领域又出师不利。
先说说理想的看家本领——增程式电动车,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理想L系列。
想当初,理想L9、L8、L7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现象级的案例。
它没有去卷那些虚头巴脑的技术参数,而是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一个宽敞、舒适、能带全家老小出行的“移动的家”。
“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句口号虽然听着俗,但却无比精准地击中了目标用户的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理想在这个细分市场几乎没有对手,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但是,商场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模式一旦被验证,模仿者和挑战者就会蜂拥而至。
现在你再看看市场,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系列、零跑、腾势、奇瑞等各大品牌,都推出了类似定位的大尺寸家用SUV。
一时间,“冰箱彩电大沙发”从理想的独门秘籍,变成了行业的普遍配置。
当你的优势不再是优势,产品力自然就被稀释了。
理想L系列正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夹击,日子自然就没那么好过了。
老路走得越来越挤,理想当然也想开辟新路,于是把目光投向了纯电动车市场。
创始人李想更是雄心勃勃,计划在2025年,让理想在高端纯电SUV领域站稳脚跟,实现“保五争三”的目标。
然而,理想的纯电之路走得异常坎坷,两款重磅产品接连遭遇滑铁卢。
第一款是造型科幻的纯电MPV理想MEGA,这款车本想用颠覆性的设计打开市场,结果却因为外形过于独特,在上市后被网友们恶搞,陷入了一场巨大的“造型风波”,最终的销量和预期相去甚远。
紧接着,为了证明自家纯电产品的安全性,理想又为纯电SUV理想i8策划了一场对撞大卡车的直播营销。
本想秀一把肌肉,结果却因为整个过程的设计感太强,被很多网友质疑是一场“精心安排的表演”,不仅没能赢得信任,反而引发了一场关于品牌诚信的危机。
面对这一系列的困境,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这是竞争对手在背后“下黑手”,有“专业的水军机构”在恶意攻击理想。
他甚至说,每一次都知道是哪个品牌在捣鬼。
然而,很多网友和消费者的看法却恰恰相反。
不少人认为,理想之所以频繁陷入舆论漩涡,很大程度上与李想本人过去过于高调和犀利的言行有关。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大家翻出了他过去在社交媒体上评价友商的那些话,比如那句流传甚广的“那仨瓜俩枣的销量,有啥可干的?被迫害妄想症呀?”。
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在很多人看来,缺少了一点作为头部企业创始人的格局和胸怀。
这就好比扔出去的回旋镖,总有飞回来打到自己的那一天。
过去积累的“口舌之快”,在品牌遭遇危机时,就变成了别人加倍奉还的理由,使得理想很难获得舆论的同情。
现在,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理想的下一款车上。
根据计划,理想将在9月份发布一款全新的纯电SUV——理想i6,定价在25-30万元这个竞争最为白热化的区间。
在MEGA和i8两款纯电产品出师不利的背景下,理想i6的使命变得异常重大。
它不仅要为理想的纯电战略正名,更要承担起提振销量和市场信心的重任。
这辆车究竟是会重蹈覆辙,让理想的纯电之路再遭重创,还是能力挽狂澜,上演一出逆风翻盘的好戏,所有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人,都在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