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发新内饰,屏幕配置升级,家用细节有新变化

讲真,问界M7这波新动作,属实有点儿“胃口吊足”的意思了。

表面上看,就是一辆新能源SUV又要改款,内饰发张官图,外行人隔着网络都能把吹风稿当成睡前读物。

但你别急,仔细往里瞅,这可不是啥“冰箱彩电大沙发”堆料大赛那么简单。

毕竟问界M7是人家AITO大哥们的销量扛把子——这次更新,既要守住牌面,还得突破自我,不被自己困住。

你看,这新款M7刚一公布内饰官图,网上评论区那叫一个炸,连我身边几个本来不太关心新能源汽车的朋友都来问,咋个回事,是不是又添啥黑科技?

大家伙心里其实都留个悬念:这些升级背后,到底藏着哪些门道?

豪华氛围、温馨格调、小细节传递大诚意,这些宣传词转来转去,大伙其实都听腻了。

真正让人期待的,还是它能端出点什么硬菜出来。

讲到头,这年头消费者早被溜麻了,你说你智能,但邻居家的带娃上下学、老李家搬个家,哪个纯家用车主心里没点标准?

还不是得挑挑拆拆、货比三家,谁也不傻。

但话说回来,每一款销量“扛鼎者”身上多半都藏着那些没写进宣传稿里的秘密,这不,M7的新内饰,表面平静水面下,暗流涌动。

话说回来,问界M7的内饰风格依然一脉相承,走得是豪华中不失点温度的路线。

问界M7发新内饰,屏幕配置升级,家用细节有新变化-有驾

话糙理不糙,比起某些同价位纯硬堆高科技的对手来说,问界这套“木纹配温馨”的玩法,倒还真透着点家用味道。

仔细盯着官图看,很难一锤定音说它哪里变得天翻地覆,但这种“匠心小提升”,往往能拿捏到现有用户和潜在客户的G点。

再说了,咱中国消费者现在挑车不是看堆多少灯带、氛围灯,而是要坐上那一瞬间,是不是马上脑补一出“下班回家葛优躺”的幸福感。

问界M7发新内饰,屏幕配置升级,家用细节有新变化-有驾

反正我认识的家用党,对内饰的“舒服”二字比屏幕参数更上心。

再瞅屏幕配置吧,这回新款M7下了点真功夫。

把中控悬浮屏给整大到了16.1英寸,还学着M8、M9弄了副驾嵌入式屏幕。

这波啊,我甚至替不少副驾驶乘客开心——再也不用苦兮兮地探头看主驾驶的屏幕了,妥妥的“屏幕自由日”。

有的网友可能会说,现在新能源汽车没个大屏都不好意思发微博,似乎不卷一轮大屏幕都不叫升级。

但话说回来,问界这次副驾的单独设计,还真就比某些“堆四块屏”的膨胀感更贴心,起码没为了炫技牺牲本该有的顺手体验。

主驾驶零重力座椅这点,大家都懂的,无非是一种躺平哲学的具体化。

一键联动方向盘自动调节,直接梦回午休按摩椅,有种以前“老板座”只有BBA高配才给的待遇,现在拆成了“人人可享”的体验。

一想到以后堵车可以一秒“葛优瘫”,别说,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

虽然有朋友揶揄,这玩意家用带娃实用性存疑,但不得不承认,人花大几十万买“情绪价值”是有道理的。

说到后排,问界M7依然没把娱乐屏、冰箱啥的落下。

按照现在的流行话说,能装得下一家老小出门踏青,能给小朋友塞冰棍,也能让老爸路上追会剧,这才是贴心的“家用旗舰”应有的样子。

问界M7发新内饰,屏幕配置升级,家用细节有新变化-有驾

有意思的一点是,上代M8、M9追赶潮流上的投影屏,这回在M7身上又拉回了传统屏幕设计。

有网友吐槽:“电动豪车,也能给我点稳稳的幸福感不行吗?电子投影眩晕都没地方吐槽!”

其实吧,真没必要啥都卷,看得见摸得着的朴素体验才最难得。

还有后排小桌板、平板电脑接口,不是刚需但是实用。

日常带娃写作业,临时插个平板“云办公”,比冷冰冰的奢华主义有温度得多。

不得不说,这种细枝末节的补全,看起来不起眼,实则影响整车体验。

值得一提,这次官图全是五座版本,6座啥样子还得继续吊胃口。

当然,也会有人诟病国产家用SUV为啥总得折腾6座7座,明明用来充门面的成分大于实际需要,但市场有需求,咱车企还得策应一下。

问界M7发新内饰,屏幕配置升级,家用细节有新变化-有驾

目测5+2的空间安排,继续稳稳锁死家庭用户群体。

不过对于追求极致“二胎三胎”友好度的人来说,这一刀卖点还留着,配方未变、剂量待定。

市场碗里的肉,得慢慢割。

关于发布时间,成都车展已经有媒体谍照释出,那怕不是得到现场粉丝和媒体一波围堵的节奏。

话说,各大车企都爱蹭车展首秀的热度,问界这回扎堆成都,大概率也有所图。

按照目前的惯例,九月二十三号华为官宣上市的话,这中间媒介炒作空间足够大。

有些人早早把新M7猜了个底朝天,巴不得赶紧线下摸车——你以为是车,其实是“心里的那点安全感”。

往年新车亮相,满屏“参会”“上车体验图”,搞得成都车展都快成KOL线下联谊会了。

这波问界新M7上线,估计又能带火一拨博主和车评人的流量体。

但落实到用户本身,说句心里话,真没几个人愿意首批下单,硬汉哥们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看热闹才是主流。

转念又一想,问界敢在车展以“爆款之姿”推新,一半是底气,一半是压力。

原因你懂的,别家都忙着升级智驾、堆续航、卷豪华内饰,比才艺的舞台上,谁的梗更接地气,谁在家用赛道笑到最后还说不准。

你以为大家关心屏幕有多大、冰箱有几层?大家更在意,这车开回家,是不是能省心、省事、不闹心。

过去“冰箱彩电大沙发”是段子也是实用,今天更讲究体验细节上的舒坦感。

M7这次新官图,没砸雷,但也没雷人,就是稳扎稳打地拿现有板块博信任。

一些老车主估计会嘀咕:我才开一年不到,这升级速度怎么比换季上新还快?

但理性点,产品力提升,市场选择多点,对消费者没毛病。

说白了,问界M7的这波官宣是“不鸣则已,一鸣都说自己是老刘”。

外观升级早有铺垫,内饰这步棋注重细节、照顾实用党,后排卷配置但不“花活”。

堆料归堆料,整车的逻辑依旧围绕着“让用户用得舒坦”展开,不飘、不突兀,跟同价位卷智能的同行相比,少了一些“虚头巴脑”,多了一点“实打实”。

这是家用市场现实“叠buff”,也是国产高端追逐“用户心头好”的底层思路。

当然,留个小悬念:6座版本啥样,还得等实物见真章。

就像买衣服,模特儿穿着美、买回家对着镜子还得比划两圈,这车也是,官宣美如画,试驾才是王道。

至于真相到底如何,还得等成都车展现场看个透。

到那时,不论是细枝末节的体验,还是“谁的彩电大谁的沙发软”,一一都见分晓。

可以预见,花小一上午刷刷车展图、看看博主测评,是广大车迷和“准用户”下班解压的最佳姿势。

结尾咋说呢,说到底,这年头车子更新快得像换手机壳,谁能持续在细节上钻营,谁就能在红海市场谋得“一席之地”。

别把宣发看得那么神秘,也别太追求流水线的“惊天大瓜”。

用心做产品,稳稳地把用户的“眉头舒展”当成主战场,问界M7这次至少没丢自己的招牌。

下一步嘛,就看车展真实体验到底如何,国产家用车升级会不会真的让人惊喜。

你最关注新M7升级哪一点?内饰够不够贴心,实用配置有没有到位?快来评论区聊聊呗——咱也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