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腾势又要出新车,预售定在9月26号,真是既快又准。这不,就算没特别留意,光看到官方出来的尺寸数据,我就靠猜测估算一堆了。说到那辆豪华大六座SUV,我第一反应是:够大的,家用刚刚好,毕竟不过度臃肿。官方发的尺寸是5200mm长,2000mm宽,1820mm高,轴距3075mm。对比我印象中的几款,比如理想L8,长得大致一样,但腾势N8L的车身更紧凑点,可能说宽度或高度调整,是为了让坐车感觉更集中或平衡(这段先按下不表)。我猜,腾势这次有意做得尺寸更适合中国家庭的偏好运用,比如狭窄路段,坐起来会觉得合理。可,要真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毕竟贴合家庭必要其实挺泛的。
我刚才翻了下我去年拍的相册,看到一辆腾势N9,那个长度我记得确实比N8L长了大概58mm。说到缩短这事儿,我感觉有意思——是不是在考虑操作便利或停车空间?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缩短点,有可能让车身更灵活点。你们觉得呢?是不是还会影响后排的头部空间?或者说,宽度变少了,车内的视觉开阔感会打折吗?实话说,座椅宽度这块我就没细想过,但就车企的habit而言,宽一点,真可能更舒服。
动力配置上,腾势N8L还挖空心思把插混的肌肉练得更足。2.0T发动机,最大约207马力;这个数据我听了就觉得……还算可以,但整套电机系统,前后电机组合的762马力,估算开启运动模式,加速时的推背感一定很爽。从研发角度看,拼这么多马力,背后一定是供应链的博弈。电机用的啥牌子?电池容量多大?我猜,应该不太可能按高端定位压缩水储能容量,要不然续航就会大打折扣(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有点疑问:如果动力太强,油耗和电耗成本会不会变得高得吓人?每百公里能得多少钱?心算一下,估算一次、充电价格,可能花费在10元/百公里左右,当然这个估算样本少、偏体感。
说到技术配置,腾势这次搭载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和云辇系统,听起来就像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黑科技。我一直想,比起那些品牌自家导入的辅助系统,这种平台基础的方案靠谱不靠谱?但不得不承认,研发的投入确实大。尤其是云辇系统,哎,想象一下,如果真在某个偏远山区用上无人机监控,就可以轻松应对各种突发场景——这是不是为家庭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也许未来不光是盲区监控,还能帮上货,比如你家毛孩子跑远了,用无人机呼叫来找。
对了,刚才我问过自己:这车有没有可能是要成为腾势品牌最新的标志?还是说,它其实就是一款中间调节的过渡产品?感觉腾势一直在试水,不盯销量那就盯技术。说白了,做这种豪华SUV,目的很可能还是为了给自己打个高端技术的标签,走得更远点。直营店和经销商的关系又是个问题:推新车,留住老客户,自己看着也烦。
这段先按下不表,毕竟我还没搞清楚腾势这次的定位到底是偏向豪华家用,还是都市运动。我倒觉得,尺寸更合适家庭,意味着可能更多的实用考虑,毕竟在北京、上海这么多狭窄街道里,宽大反倒是个问题。你们怎么看?家庭用车,究竟要讲豪华,还是实用优先更重要?我心里其实挺偏向后者的。
哎,说起供应链,用个生活比喻:就像你订早餐,材料品质好坏,决定了你的早晨心情;而车企就像厨师,供应链稳定也是关键。如果供应链不给力,可能空有动力心,实际表现就差点意思。
总结一个临场小计算:假设这车油耗平均每百公里耗8升油,刚好7元/升,那单次行驶的油钱就是56元左右(估算,样本很少,我也没测过实际)。这个钱虽然不算多,但长远看,每个月跑个1000公里,光油费一项就得花掉我们不少。为家庭考虑,既需要空间,也不能让油钱变得天价,这其实挺微妙的。
我记得问了朋友——一位汽车修理厂的工程师,他说差不多就这样,有些型号还会有点漏油、异响,但用户接受度还可以。他的话一点都不盲从,他就是觉得车子技术提升快,维护成本相应提高,但更偏向耐用。
说到倒也现在没啥特别预设的观点,倒是希望腾势N8L推出后,能带来点出乎意料的小惊喜。不知道豪华大六座SUV会不会在日常用车中,成为刚需的新宠?或者用户最终会更在意哪一点——颜值?空间?技术?还是一辆车带给出行的温度?这点我还真想不太明白,反正每次上路,我总能从车里找到点有意思的细节。(这段我似乎没想过,猜测或许未来会有个隐藏配置,或者……?)
你觉得呢?现在的家庭用车,是不是潜移默化在变生活的伙伴?难怪大家都更喜欢懂你的细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