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开车上下班,突然看到预售公告。极氪ZEEKR 001又出新款,竟然标配了这个900伏的高压系统,心里就冒出了个问号:这牛不牛?因为我也算个老司机,对电池那点事没少琢磨。
我记得我给表弟讲过,电动车续航用的主要还是电池的容量和效率。新款车型最高续航810公里(估算/体感,样本少),说实话,比我去年试过的那款同价位的车,差不多多了个百公里左右的续航。这个高压平台到底意味着啥?我心里琢摩着,说白了,900伏嘛,说穿了,就是这个电压更高,放电效率更大,把热损失都省了点。比方说开车跑长途,电池放电的过程,电压越高,电流就可以少点,电池发热也小点,续航自然能长点。你会问,那温度降了,电池寿命是不是能保得更好?估算一下,要是热损失能减半,电池的损耗可能也会减少十几%(这段先按下不表),久了也能多跑点年头。
介绍中提到用Thor-U芯片,总提醒我一件事:那芯片的算力达到700TOPS(估算,没细查过),算力大得让我想到,好比工厂里那个工具变得更钢,更快,整套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才能更顺畅。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还是对场景识别的要求,要快,要精准。当前看,31个硬件感知点——激光雷达啥的,感觉就像多眼睛,多了眼睛车能更早发现前方危险。
有趣的是,整车都标配CDC电磁减振系统。这让我突然想到,之前坐过几次调校版的车,感觉悬挂软硬调节虽然方便,但哪怕有电磁这词,实际调节的平顺度还是跟底盘设定有关。现在全系标配,说明极氪觉得舒适度也成了卖点,毕竟,现在不少年轻人用车,看重的不止速度,更多的是顺畅感。
再说到外观,还和现款几乎一样,但我发现一个细节——车顶的激光雷达,跟前面那些白色的天线不一样,白色的延续性挺强的,合理布局也体现出这车不是走炫酷路线,而是真打算靠科技吸引眼球。你会不会觉得,既然性能提升了,外观保持一致,总感觉像是升级包打得很细腻。
我又在想,整车尺寸和之前差不多,长宽高都没变,难怪。研发上,咱们知道,平台底盘、悬挂、车身刚性,得花不少工夫,不能随意变。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作为一家强调科技感的品牌,为什么在外观设计上不多变化,难道是为了节省成本——抑或,是一种稳定产品线的策略?我觉得还是要看市场:别的品牌在外观上花大力气,极氪可能更想在技术和体验上创新。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一个图片,车身细节那里,轮毂真的不一样,虽然是多辐设计,但看起来更现代,实际操作中,双五辐的轮毂多了一点跑车感。这让我困惑:是不是这个轮毂的材质更轻(这段猜测不够确定),从而帮忙节油或者减少能耗?反正,实际用车时,偶尔还会遇到加装轮毂的烦恼:要确保散热,还得考虑轮胎的摩擦力。
说到辅助驾驶,这次全系标配千里浩瀚H7系统,听到激光雷达在内的31个感知硬件,我第一个反应:到底有多少算名副其实?之前我试过一些前装辅助,41个传感器其实能做到的,远不止这么多硬件在其中的作用,大部分还是由软件调配出来的。一个问题:这些硬件的相比传统阵列,真能带来质的飞跃吗?或者,只是技术堆砌?我不敢说,毕竟,像激光雷达这种东西,成本还挺高的。究竟帮车省钱还是增加成本?这是个问题。
我估算一下这车的百公里用电成本——如果续航810公里,电池容量在估算70-80kWh之间(估算/样本有限),那么每公里大约需要0.09-0.1kWh。假设家用电价0.6元/度,这个车百公里的电费就在6-8块钱。还可以啦,比起燃油车,油钱节省挺明显。
这事让我想:买车的人,关注点到底是续航的铁心数,还是科技的看得见?我认识的修理工说,他们那边修车,修电池包的多了,保护措施也更复杂。一直在想:电池到底有多耐用?我觉得,真要看车的用法,平时心大点,开快点,寿命就可能短点。是不是,有没细想过,车的芯片和电池其实是天敌,越用越淡?
临场的小计算:如果这车的电池能用五年,折算下来,每年维护或换电池的钱,大约是个带超市购物的价格。厂商自然不愿意让你每年换电池,但设备维护的成本,是个现实。
到我倒有个疑问:你觉得以后,电动车会不会变得像手机一样,每两三年换一辆?还是像传统车,十年以上都还能用?我猜,或许,未来的电池会更耐用,芯片也更智能,但问题是:我们的惯会变吗?这些科技是否最终还是赶不上人的心理变化呢?
说到这里,我有点迷糊了,(这段先按下不表)最打动我的,还是驾驶那一瞬间的感觉——它的细节,哪怕是一点点的调校,都能让日常变得更顺滑点。你呢?有没有特别在意的用车的小细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