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驴子这玩意,讲真,挺妙的。
一头,环保又便捷,短途溜达那是真格的舒坦。
可另一头,那速度,总觉得挠不到痒处,差那么点儿意思。
这不,风向好像变了。
极核、九号、小牛,仨牌子扎堆儿放“大招”,新款速度一个赛一个的顶呱呱,直接飙到110km/h,这还是电动的吗?
差点儿就“电摩”附体了。
这事儿,初听着挺来劲。
脑补一下,骑着电动,飕飕地超车,那感觉肯定带劲儿。
可咂摸咂摸,这真就妥当吗?
速度上去了,安全系数是不是也得跟着提溜起来?
说到底,肉包铁,安稳才是王道。
先摆摆这几款“神兽”。
极核AE8 S+,直接叫板300cc的油门踏板,这胃口可不小。
外形拉风,性能也爆表,可两万多的身价,也不是谁都能轻松拿下的。
九号M3 95C MAX,走的是亲民路线,七千上下,速度稍逊,65km/h,属于够用级别。
小牛FX Pro,算是四平八稳,一万出头,各方面都比较均衡。
这仨,各有各的调性,也各有各的拥趸。
但不得不承认,它们指明了电动驴子的一个走向:高能。
但问题也来了。
速度快了,是不是意味着事故率也跟着蹭蹭涨?
电动驴子的安保标准,是不是也该水涨船高?
瞅瞅那些外卖骑士,披星戴月,为了赶时效,常常玩儿命超速、硬闯红灯。
要他们骑上这种高性能电动,会不会更加无法无天?
这绝非耸人听闻。
去年一年,牵扯外卖骑手的交通事故,就占了城市事故的相当比重。
单凭这一个数字,就足够敲响警钟。
当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跑得快,未必就等于不安全。
关键在于规制和引导。
一方面,厂家要加码安全宣导,提升用户的安防意识。
另一方面,交管部门也要加紧巡查,严惩违规操作。
很多人兴许会说,电动跑得快了,才能更好地响应用户的需求。
这话不假,但需求也分三六九等。
有人要速度,有人要安稳,有人要实惠。
厂家不能光惦记着速度,也得瞅瞅其他方面的诉求。
跟大众认知相悖,实际情况是,多数人置办电动,还是为了代步,图个方便。
对他们而言,五千以内的电动,才是最顶用的。
那些高性能电动,更多的是瞄准那些寻刺激、要个性的后生仔。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结于“市场导向”时,是否忽略了“安防隐患”这个易被忽视的变量?
电动驴子的发展,不能只一味求快,更要注重安全。
这不只是厂家份内的事,也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课题。
所以,电动“狂飙”,是福音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
关键在于咱们怎么看待它,怎么驯服它。
别让速度,反倒成了安稳的绊脚石。
归根结底,人身安危,才是头等大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