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养奥迪A4L,收入得有个底。
就拿指导价28.98万的2025款 40TFSI时尚动感型来说。
要是贷款买,首付40%即12万,贷款18万分3年还,月供约5500元。
这还不算其他开销,比如保险、油费、保养,光这部分每年至少得花个两三万。
咱们做个粗略核算,整年养车成本差不多得2.4万,折合每个月大概1976块。
这还不包括突发的维护、违章、偶尔的维修,出了个小问题就心塞,修起车来比买车还烦。
你说,这种车养起来到底方便还是划算?可能对我这种深谙研发流程的行业人士来说,觉得还蛮值的。
但对普通人,尤其是刚步入富裕线路的年轻人,如果月薪还没到1.5万,恐怕只能看着车子在车库里打灰。
我刚才还翻了下笔记,朋友车库里那台十几年的老compact,虽然磨损,但开起来还挺顺。而新车,我觉得除了品牌光环,实实在在用料和工艺也涉及成本,真不能只看价格。
讲真,咱们行业的链条,很像一条庞大的面条。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样单纯,比如说,奥迪的零件供应商,挺像给厨师准备食材的,要保证优质还得贵。
我曾经听一个修理工说:这车一年掉个零件,光零件钱都可能亏掉你十万。
这就让我想到,是不是我们消费者对这个高端品牌的维护成本低估了?
和同价位其他品牌比,奥迪在操控、内饰质感方面确实优不少。
但光看后期成本,难免让人觉得贵得有点养不起。
你有没有感觉,这种品牌的车平时虽然保值率还行,但一旦出现重大故障,备件一涨价,整车成本就飙升,这是个隐形杀手?
我还有个疑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每年换新车?保值率说到底还是折旧率。
比如我用心算过,一台奥迪A4L三年后,大概还能剩下70%左右的价格,算上购入成本,折合百公里养车成本大概在1.5元左右(估算,体感而已),其实也还行。
但如果提前卖,可能就会折损不少。
说到这个,我特意调查了一下类似价格区间的国产车。
比如说,配备得差不多的国产中型车,油耗可能高点,但保养便宜,备件也便宜得多,整体下来,年养车成本能低个三五千。
所以,购买奥迪,除了品牌光环和驾驶体验,更重要的是你愿意为这些面子和体验买单。
讲真,很多人在这方面都打算盘——到底值不值?就像我朋友说的:你这半年都没时间享受车,养车贵不贵还在次要位置,关键是有没有用得起。
他的话里还隐含了—很多人买车,更多是想象中的自己,而不是实际开的感受。
我倒觉得,买车还是得看自己这口气,别盲从,尤其是考虑到未来几年车辆可能会经历的升级换代。
比如说,2022年的车,价格估计又会比今年便宜点,但购买的心情自然也不一样。
当然啦,无论是买国产还是合资,最后还是得想想活得舒服一些,毕竟车开多了,心是会累的。
我曾遇到个修理工,他说:车用久了,惯了,那点小毛病也就忽略了,但真要考虑养车算一算,还是便宜点的车经济。你觉得呢,养车这事儿,有没有稳赚不赔的选择?
(这段先按下不表,只是想说,养车还是得用点心,利与弊都得掂量。)
我也在想,除了数值上的成本,车的感情牌是不是也算一种隐藏成本?
比如说,每次出门,看到它在那儿等我,就觉得心安。
但每次加油、洗车、维修时,也会觉得这个钱是不是可以用在别的地方更合适?
可能,原本我也没太想太细,纯粹觉得奥迪是档次的象征,但掏腰包那天突然发现,真正该在意的,不只是品牌价钱,而是养得起,还能把日子过得心甘情愿。
养一辆奥迪A4L,要不要考虑未来五年内二手价值、油耗、保险价格变动呢?
估算一下一年多用心的成本,我感觉,除了工资之外,还得多留点备用金,毕竟车事难料。
能不能养得起,不光看收入。还得看心态、预期和钱包底线。
問一句:你会不会觉得,这些城里人攒的车,就是变花钱的狂欢会?还是——真正的生活不错的象征?
(你说,买车是不是越贵,用得越宁静?这种心里平衡感,其实才是养车的最大考验。)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