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M9上市,插混续航缩水,对比GL8性价比明显

比亚迪最近又来了一波操作,这次新上市的是MPV,比亚迪M9。名字听着挺规矩,以前叫“夏”,现在一改叫“M9”,就冲着海外市场去的。价格一亮相,直接把市场搅上一搅。最低配22.98万,高配24.98万,这个价格比别克GL8还低了两万块,光这一招就甩出点诚意。对于那些想买家用MPV但又不想花太多钱的家庭来说,还是挺有诱惑力。

说起这辆车的身板,M9跟自己的老版本“夏”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长5米1,轴距超过3米,空间方面妥妥够用。别看名字变了样儿,骨子里还是那个“大块头”。但细看前脸,这次比亚迪玩了点新花样。国内申报图里是竖条镀铬格栅,海外官图又给整成了横条造型。可能是为了照顾拉美的审美,毕竟在墨西哥发布了国外版。车尾贴了大大的“M9”标,再配上比亚迪拼音,看着确实多了点走向世界的感觉。

坐进车里,M9的内饰布局其实和比亚迪其他车型没太大差别。方向盘上的“夏”标志被换成了品牌标识,中控大屏15.6寸,仪表盘12.3寸,这些都是比亚迪家族式玩法。也没再整啥花里胡哨的设计,就是常规路线。配置上亮点不少,最低配前排就带座椅通风、三区自动空调、全景影像,这些已经把舒适性和智能化给拉满了。高配版更有老板键、第二排座椅按摩加热,甚至搭载了云辇-C悬架系统,听着就够唬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能躺着不坐着,能按摩不自个捏脖子。

比亚迪M9上市,插混续航缩水,对比GL8性价比明显-有驾
比亚迪M9上市,插混续航缩水,对比GL8性价比明显-有驾

说完空间和配置,动力这块不得不提。M9用的是1.5T插电混动,这套系统最大功率115千瓦,电机能弄到200千瓦,电池可装20.39度电,纯电续航能跑100公里。这个数据一出来,网上不少人呼声不小:比亚迪夏之前不是有36度电的大电池,能跑180公里,咋新款直接给砍了?可能厂家为了降低出口成本,把电池给缩了水。毕竟海外市场讲究的是售价优势,可国内用户关心的其实还是续航,插混车型没把长续航做到头,多少有点遗憾。毕竟现在大家买插混就是图个油电两用,又能天天插电通勤,又不怕偶尔长途跋涉。

比亚迪M9上市,插混续航缩水,对比GL8性价比明显-有驾

新上市的这个M9,毫不避讳就是冲着别克GL8、大通MAXUS大家9这些老对手去的。别克GL8常年挂头牌,价格也不低,MPV的江湖地位一直杵得稳稳的。现在M9配置下放,高低配都爽快,加上价钱还便宜,算是把性价比玩到了极致。反观GL8,起步25万,配置却没那么给力,双联屏也就样子货,在实际用车中也不会有太多本质体验提升。大通大家9主打越野和户外路线,M9则更像城市家庭好帮手,二者定位倒有点区别。

但说起来,买这类MPV的家庭可不是只看配置。大家既要面子、也要实用,还是得考虑自己实际需求。M9上个月销量也不算顶级,只排第五,总共卖了1600多辆。比GL8、传祺E9这些老牌一比,优势还不够稳,但新车上市价格又往下拉,配置往上堆,等于说是想来一场性价比大战。只不过,现在续航缩水成了短板,尤其是那些经常跑长途或者省着电的家庭,会有点犹豫。这一点如果解决不了,销量上去也不会太快。

比亚迪M9上市,插混续航缩水,对比GL8性价比明显-有驾

另外,M9的轴距超过3米,车身也是五米起步的大家伙。在市区开起来想找个合适停车位还真不容易。年轻人买车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城市转悠,车太大了成了累赘。像现在地库、路边的紧凑型位都很吃亏,停车那叫一个考验技术。还是那句话,大块头有大智慧,是不是人人都吃这套,还不好说。

比亚迪M9上市,插混续航缩水,对比GL8性价比明显-有驾

M9的海外步伐也不慢,比如在墨西哥推出的时候就重点主攻省油。毕竟那边油价高,插混车型更有优势,比亚迪把这套经验拿回国内,可能是为产品线升级做铺垫。仔细一看,海外版格栅设计和国内申报图不一样,说明比亚迪对不同市场也有针对性调整。但这做法究竟是不是能抓住全部消费者的心,还得看市场的反馈。毕竟每个国家的购车习惯、审美都是一把尺子,想要一刀切可不容易。

比亚迪M9上市,插混续航缩水,对比GL8性价比明显-有驾

价格方面,22.98万起步的M9跟GL8和大通大家9比起来,一下子就能打进一部分刚需用户的心理底线。25万下的配置,像座椅按摩、座椅通风,这些过去都只有更高价位车型才配得起,现在连低配都能体验。家庭用户肯定是第一个心动了,尤其是对舒适性有要求的。再加上比亚迪本身的品牌效应,短期来看确实会吸引不小的关注度。

不过,毕竟插混MPV的市场争夺也不是光靠堆料。续航缩水是摆在明面上的问题,经常跨城、长途的家庭还是会看电池容量和纯电距离。另一方面,5米1的身板在国内城市里开,也要考虑好停车难度。现在不仅家庭开MPV,很多小微企业、单位也爱用,这种大车并不是人人都需要,还是得根据实际场景挑选。

比亚迪M9上市,插混续航缩水,对比GL8性价比明显-有驾

比亚迪能不能靠M9咸鱼翻身,把GL8拖下来,还得慢慢验证。现在这个市场,GL8的品牌号召力还是明显高于后来者,有点羊群效应在前面带路。消费习惯这东西变化慢,用户认牌不认车,想改观不是一朝一夕。M9虽然配置做得实在,价格也贴心,但短板也得扛着。比亚迪目前最强势的还是性价比和国产品牌的影响力,这一点是他们的长处。

如果从车型定位来看,M9更适合几类用户:第一是预算有限,但又不愿意牺牲舒适性的大家庭,刚需大空间、配置高、还不想多花钱;第二是对新能源动力有要求的消费者,一天通勤100公里的家庭,插混模式正好够用;第三是喜欢尝试新品牌,不拘泥于老模式的年轻车主,对新鲜感有点追求。但剩下那些传统需求,比如长途旅行、经常跨城出行的群体,还是会把续航、安全性放在首位,比亚迪这次电池缩水,确实要让一部分人再观望。

整体来看,M9用低价高配打入主流MPV阵营,说白了就是拼性价比。要赶超GL8或大通大家9,还得把短板补一补。不过对于那些预算有限,又想买一辆既能一家人舒服坐下,还能兼顾通勤和出游的城市家庭,M9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车上市后,也许会像小米手机刚推出来那会儿,一下子把原来的价格天花板给掀个小口子。至于能不能让江湖变一变,还真得看比亚迪后劲足不足。

说到这儿,这场MPV之争也算是开了新局。你说买车到底得看啥,最后还是那句老话:适合自己的,才是真的好。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