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一、头部格局生变:零跑登顶,"4 万俱乐部" 扩容
(一)零跑上演 "价格屠夫" 奇迹
在刚刚过去的 2025 年 9 月,零跑汽车无疑是造车新势力中的最大赢家,以 66657 辆的月销成绩强势登顶,同比激增 97% ,成为首个月销破 6 万的新势力品牌,将 “价格屠夫” 的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精准的价格定位。5.99 万 - 20.98 万的价格带,下可攻占入门级市场,上能冲击中高端领域,真正做到了 “通吃”。像 B01、C11 等车型,凭借越级的配置和亲民的价格,在市场上持续热销,成为零跑销量的中流砥柱。
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杀四方,零跑的海外扩张之路也走得十分顺畅。在慕尼黑车展上推出的 Lafa5,吸引了全球目光,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而即将首秀的旗舰车型 D19,更是让零跑的野心昭然若揭,冲击 7 万月销或许只是时间问题。零跑用实力证明,只要产品够硬、价格够香,就能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
(二)第二梯队集体爆发
在零跑之后,第二梯队的鸿蒙智行、小鹏汽车、小米汽车也不甘示弱,集体爆发,纷纷上演销量逆袭大戏。
鸿蒙智行以 52916 辆的成绩稳居第二,其中问界品牌贡献了近 80% 的销量,可谓是 “大腿” 级别的存在。高端车型均价突破 30 万,更是打破了新势力 “低价走量” 的刻板印象,成功实现了品牌向上。问界 M9、M7 等车型凭借华为的智能科技加持,在豪华 SUV 市场中站稳脚跟,让消费者看到了科技与汽车融合的无限可能。
小鹏汽车 9 月交付 41581 辆,创下历史新高,成功跻身 “4 万俱乐部”。MONA M03 单月破万,成为 10 - 15 万 A 级纯电轿车的 “卷王”,性价比优势明显。全新 P7 也在产能爬坡后迅速发力,在中型轿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小鹏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位,在细分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 “特色之路”。
小米汽车首次跨过 4 万门槛,凭借 SU7 系列的持续热销,成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32 家新门店的加入,让小米汽车的销售网络进一步扩张,402 家门店覆盖 119 城,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的购车体验。从最初的 “造车新势力新兵” 到如今的销量黑马,小米汽车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 “后来居上”。
二、黑马突围与老牌博弈:蔚来暴增 64%,理想承压前行
(一)蔚来多品牌战略显效
蔚来在 9 月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交付量达到 34749 辆,同比激增 64%,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蔚来多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
作为高端品牌的蔚来,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豪华定位,9 月交付 13728 辆,全新 ES8 的上市,更是为其高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40.68 万元起的售价,让消费者看到了蔚来在高端纯电 SUV 领域的实力。
而乐道品牌则定位为中高端,主打家庭用户,9 月交付 15246 辆,L90 上市后两个月累计交付 21626 台,成为家庭大三排 SUV 的热门选择。萤火虫品牌则瞄准了入门级市场,以性价比优势吸引年轻消费者,9 月交付 5775 辆,交付量再创新高。
除了多品牌战略,蔚来的换电模式也为其加分不少。目前,蔚来的换电站已经覆盖了超过 500 座城市,让用户在出行过程中无需为充电担忧。BaaS 电池租赁方案更是让购车门槛大幅降低,吸引了不少预算有限的消费者。从高端到大众,蔚来正一步步构建起自己的 “新能源汽车帝国”,累计交付突破 87 万辆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理想遭遇 "冰火两重天
理想汽车在 9 月的交付量为 33951 辆,同比下滑 36.8%,但环比增长 19%,终结了五连跌的局面,可谓是 “冰火两重天”。
在纯电领域,理想汽车开始发力,i8、i6 两款新车表现亮眼。i8 预计 9 月底交付 8000 至 10000 辆,有望成为六座纯电 SUV 的爆款产品;i6 作为面向 25 万至 30 万元价格区间的纯电 SUV,已于 9 月上市并实现 “上市即交付” ,凭借其时尚的外观和丰富的配置,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目光。而 MEGA 焕新上市后,也受到了用户的欢迎,稳居 50 万以上 MPV 销冠宝座,成为理想汽车在高端 MPV 市场的 “王牌”。
不过,理想汽车在增程式市场却面临着不小的压力。零跑、问界等品牌的崛起,让增程式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理想汽车在 20 - 30 万级 SUV 市场的份额逐渐缩水。未来,理想汽车能否凭借纯电车型扳回一局,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但不可否认的是,理想汽车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上的努力,依然值得我们期待。
(三)尾部品牌差异化求生
在头部品牌激烈竞争的同时,尾部品牌也在通过差异化竞争寻找生存之道。
极氪汽车连续 7 个月销量破 4 万,9 月交付 51159 辆,同比增长 8.5%,环比增长 14.1%。其中,领克品牌贡献了近 60% 的销量,成为极氪汽车的 “销量担当”。领克凭借其时尚的外观和运动的操控性能,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在紧凑级 SUV 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方程豹则凭借豹 5、钛 7 等车型,在硬派 SUV 细分市场站稳脚跟。9 月交付 24121 辆,环比激增 48.3%,同比激增 344.9%。刚上市的钛 7 以 8128 辆的成绩惊艳市场,与钛 3 的 8902 辆形成 “双轮驱动”,成为增长新引擎。17.98 万起的售价,让它在中大型 SUV 市场中具备了极高的性价比,成为了不少越野爱好者的首选。
智己和岚图也在 9 月实现了环比增幅超 80% 的成绩。智己汽车凭借 LS6 增程版等新车型的登场,9 月销售 11107 台,首次突破万辆大关,创下品牌历史新高。岚图汽车则通过高端定制和政企采购等方式,打开了新局面,9 月交付 15224 辆,1 - 9 月累计同比增长 85%。旗下两款重要车型 —— 岚图泰山与追光 L 的预售,更是丰富了产品线,为未来的销量增长奠定了基础。
三、数据背后的行业密码:价格带分化与技术路线之争
(一)10-25 万成主战场
10 - 25 万价格区间已然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战场,竞争之激烈,堪称 “红海”。零跑汽车凭借极致的性价比,在这片战场上大杀四方,成功收割入门市场。B01、C11 等车型,以丰富的配置和亲民的价格,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成为零跑销量的基石。
小鹏汽车则以技术为利刃,凭借 800V 高压快充技术,在 10 - 25 万市场建立起了坚固的产品壁垒。MONA M03 单月破万,就是对其技术实力的最好证明。800V 高压快充技术不仅缩短了充电时间,还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让消费者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小鹏汽车的诚意。
深蓝汽车背靠长安汽车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2026 款 eπ008 上市 2 个月,便稳居 15 万 - 20 万级新能源中大型 SUV 销量 TOP2,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长安汽车多年积累的供应链资源,为深蓝汽车提供了稳定的零部件供应和成本控制能力,使其在价格战中更具优势。
在这个价格区间,“技术派” 与 “成本派” 正面交锋,各自凭借独特的优势,争夺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这个价格区间的竞争还将更加激烈。
(二)高端市场冰火两重天
在高端市场,鸿蒙智行和蔚来汽车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谓是 “冰火两重天”。
鸿蒙智行凭借华为的技术赋能和品牌影响力,均价超过 35 万,领跑新势力高端市场。问界 M9 等旗舰车型,凭借卓越的智能驾驶技术和豪华的配置,订单火爆,成为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爆款”。
问界 M9 搭载的华为 ADS 2.0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安全;车内的鸿蒙座舱,以流畅的交互体验和丰富的功能,为用户带来了极致的智能出行享受。
蔚来汽车作为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品牌,一直以来都以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著称。9 月,其高端品牌同比增长 30%,展现出了强大的品牌韧性。
全新 ES8 的上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纯电 SUV 市场的地位。然而,其乐道品牌环比下滑 7.2%,也显示出了 25 - 40 万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在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对品牌溢价和用户服务的要求更高,品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附加值,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对于高端市场的新势力品牌来说,品牌溢价和用户服务已经成为了决胜的关键。只有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加强用户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传统车企新能源反杀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崛起,让造车新势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凭借成熟的供应链和渠道优势,在新能源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
长安汽车 9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 87%,达到了 103582 辆,深蓝汽车作为长安汽车的新能源子品牌,月销破 3 万,成为了长安汽车新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深蓝汽车依托长安汽车的供应链优势,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长安汽车多年积累的销售渠道,也为深蓝汽车的市场推广提供了便利。
奇瑞汽车 9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55.4%,达到了 91590 辆,奕派等子品牌表现出色,月销破 3 万。奇瑞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为其新能源车型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保障。同时,奇瑞汽车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和市场覆盖率。
在 15 - 25 万市场,传统车企凭借供应链和渠道优势,对新势力形成了压制。而在燃油车市场,轩逸、朗逸等头部车型依然凭借品牌和口碑优势,维持着基本盘。传统车企在新能源和燃油车市场的双轨发展,让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如何在传统车企的夹击下突出重围,将是未来面临的重要挑战。
四、四季度展望:4 万 + 俱乐部扩容,淘汰赛加速
展望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随着零跑、鸿蒙、小鹏、小米稳定在 4 万月销,新势力第一梯队门槛正式抬升至 “月销 4 万”。预计四季度将有 4 - 5 家品牌进入该阵营,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随着头部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尾部品牌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月销低于 5000 辆的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个 “强者恒强” 的市场环境下,技术研发能力、产能利用率和渠道密度,将成为决定新势力排位的核心要素。那些能够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高效利用产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淘汰赛中笑到最后。
“金九” 的辉煌战绩,不仅是各品牌实力的体现,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它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从 “百花齐放” 向 “强者恒强” 的关键转折。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头部品牌将凭借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而尾部品牌则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