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包括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在选购汽车,尤其是SUV时,“四驱”常常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面对市场上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等名词,以及各品牌各具特色的命名(如Quattro、xDrive、超选四驱等),很多朋友难免感到困惑。作为一名在汽车领域摸爬滚打了15年的“老司机”,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拨开迷雾,用通俗的语言解析这三大主流四驱系统的核心差异、技术原理、优势特点,并探讨一下家用车是否有必要选择四驱。

一、 技术原理与核心差异:本质上的驱动逻辑

要理解不同四驱的区别,关键在于认清它们动力传递的核心逻辑和前后桥连接方式。

1. 分时四驱 (Part-Time 4WD):硬派越野的“手动挡”

原理精髓: 其核心在于一个分动箱。在常态铺装路面行驶时,驾驶员通常选择两驱模式(多为后驱),此时车辆结构与后驱车无异,动力仅传递给后轮。

四驱模式: 当面对泥泞、沙地、冰雪或需要攀爬的恶劣路况时,驾驶者需要手动操作(通过换挡杆或旋钮)接通分动箱。此时,分动箱将动力刚性连接(或称硬连接)到前桥,实现真正的全轮驱动。前后桥之间没有中央差速器。

公路限制: 这种前后桥的刚性连接,使得车辆在附着力良好的铺装路面(尤其是转弯时)无法顺畅地应对前后轮行驶轨迹的差异,强行使用极易导致传动系统过载、损坏或操控失控。因此,分时四驱不能在干燥铺装路面上长时间使用四驱模式。

四驱包括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驾

代表车型: Jeep牧马人、铃木吉姆尼等硬派越野车。

一句话总结: 手动选择,硬连接,公路需切两驱,越野强悍。

2. 全时四驱 (Full-Time 4WD/AWD):全天候的“全能选手”

原理精髓: 其核心在于一个中央差速器(通常是机械式,如托森差速器)。无论何种路况,车辆始终以四轮驱动状态行驶。中央差速器允许前后驱动桥在转弯时存在速度差,完美解决了分时四驱在公路上不能使用四驱的难题。

动力分配: 发动机动力经变速箱输出后,首先进入中央差速器,然后实时、动态地分配给前后轴。部分高性能系统(如传统奥迪Quattro)还能主动分配前后轴之间的扭矩比例,优化抓地力和操控。

油耗考量: 传统全时四驱由于动力始终在四个轮子间传递,存在一定的功率损耗,油耗通常比两驱车高。因此,为应对日益严格的油耗法规,现代许多宣称“全时四驱”的系统(如奥迪Quattro Ultra,宝马xDrive)进行了演化:利用多片式离合器替代或辅助中央差速器,在不需要过多后轮动力时(如平稳巡航),系统可以近乎完全断开后桥动力传输,大幅降低油耗,只在需要时快速接通。

代表车型: 丰田兰德酷路泽(陆巡)、奔驰G级(传统结构)、以及众多演化后带多片离合的高性能轿车和SUV(如部分奥迪、宝马车型)。

四驱包括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驾

一句话总结: 始终四驱,中央差速解困公路,操控稳定,油耗相对较高(传统结构),技术演化中。

3. 适时四驱 (Real-Time AWD):城市SUV的“聪明助手”

原理精髓: 其核心在于一套由电脑控制的多片式离合器。车辆基础驱动形式是两驱(绝大多数横置平台SUV为前驱)。

工作逻辑: 车辆传感器(如轮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会实时监测车轮打滑情况。当系统检测到驱动轮(如前轮)出现打滑迹象时(例如雨雪湿滑路面或急加速),电脑会在毫秒级时间内指令多片离合器压紧,将部分动力传递到后桥,从而形成四驱状态。

消除转速差: 前后桥之间的转速差,依靠多片离合器片之间的可控打滑来消除。

优势与局限: 结构简单轻巧、成本低、燃油经济性出色(日常行驶接近两驱车)。非常适合提升城市SUV在雨雪湿滑铺装路面、轻度非铺装路面的行驶稳定性和起步安全性。但其动力传递能力有限(后轮通常最多分配50%动力)、持续高强度工作容易导致多片离合器过热,真正的越野脱困能力较弱。

代表车型: 本田CR-V、丰田RAV4、大众途观等主流城市SUV。

四驱包括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驾

一句话总结: 平时两驱,打滑自动四驱(毫秒级),轻便省油,适合城市路况。

二、 “异类”的智慧:三菱超选四驱

值得一提的还有三菱的超选四驱 (Super Select),它巧妙地融合了多种技术的优点:

保留了分动箱(提供低速四驱挡位和前后桥刚性连接),拥有媲美分时四驱的强大越野能力。

在铺装路面上,它可以通过多片式离合器实现类似全时四驱的“4H”模式(高速四驱),允许在公路上使用四驱,提高了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

还可以像适时四驱一样,完全切换到纯后驱 (2H) 模式,获得最佳燃油经济性。

一句话总结: 融合分时(带分动箱/低四/刚性连接)与适时/全时(公路可用四驱)之长,实用且全面。 与之原理类似的还有日产途乐Y62的四驱系统。

四驱包括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驾

三、 家用车有必要上四驱吗?

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预算考量:

1. 主要城市/良好路况行驶:

对于绝大多数时间在市区或良好铺装路面通勤的用户,前驱车通常足够满足需求,燃油经济性更优,购车和后期维护成本更低。

但如果你生活在冬季多雨雪、湿滑天气频繁的地区,那么一套适时四驱系统的价值就非常显著了。它能有效提升起步、加速和过弯时的抓地力,显著增强行驶安全性,减少打滑失控的风险。这种场景下,如果预算允许,适时四驱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配置。

2. 偶尔轻度非铺装路面/自驾游需求:

适时四驱同样能胜任一些乡村土路、轻度砂石路或积雪覆盖的铺装路面,提升通过性和驾驶信心。

四驱包括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驾

3. 重度越野爱好者/特殊工作需求:

如果你经常需要深入荒野、攀爬岩石、穿越沙漠等极限越野场景,那么硬派越野车搭载的分时四驱或传统全时四驱(带锁)才是更可靠的选择。但这类需求在家用场景中占比极小。

结论:

分时四驱是硬派越野的基石,手动硬连接带来极致可靠,公路需谨慎。

全时四驱(尤其是传统机械式)提供全天候稳定操控与强大通过性,是性能与全能的代表,油耗成本是其考量点。

适时四驱是城市SUV的智慧之选,兼顾经济性与湿滑路面的安全性,成本低且实用。

对于主流家用SUV消费者,如果所在地区雨雪天气常见或对湿滑路面安全性有更高要求,且预算允许,选择带适时四驱的版本是一个明智且能带来显著安全增益的决定。它并非为了征服岩石,而是为了更从容、更安全地应对日常可能遇到的复杂路况。反之,若主要在南方干燥城市行驶且预算有限,前驱版本已能很好满足需求。

电动化浪潮: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电动四驱(通过前后桥独立电机实现)因其响应速度快(毫秒级)、扭矩分配精准、结构简化等优势,正在成为新的技术发展方向,为四驱系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这篇解析能帮助您清晰地理解不同四驱系统的差异,在选车时做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明智选择。汽车技术不断革新,不变的是对安全、高效和驾驶乐趣的追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