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高管跳槽,眼里只有薪资和期权,觉得这是大佬功成名就,换个山头继续称王称霸。
这想法,不能说错,只能说天真得像是刚出锅的馒头,还冒着热气。
在真实的名利场里,尤其是一个传统巨头向新势力输送核心人才时,这不叫跳槽,这叫“纳投名状”,甚至说得再糙一点,这叫“人质交换”。
当东风猛士这位新上任的赵安总,履新首秀不是开发布会,不是搞团建,而是直奔上海华为的练秋湖时,这事儿的味道就全出来了。
这就好比古代两个部落要结盟,光喝顿大酒,拜个把子根本没用。你得把太子送我这儿来,我把公主嫁到你那去,大家的利益、身家、甚至身家性命都捆在一起,这联盟才叫牢固。
猛士和华为,现在玩儿的就是这个。
要理解这场“人质交换”的深意,得先搞明白猛士现在到底有多焦虑。
猛士这个牌子,听着就硬。军工背景,越野传承,听上去是妥妥的直男春药。但在今天的汽车市场,光硬是没用的,还得够“骚”。这个“骚”,就是智能化。
如今的豪华越野车市场,简直是个修罗场。前有BBA的品牌光环压顶,后有新势力们拿着PPT和电动机玩命冲锋。猛士卡在中间,不上不下,非常尴尬。它的军工底子是优势,但也是一种束缚,让它在消费者眼里,总带着一股“老干部”风,不够性感。
所以猛士的破局之路从一开始就定死了:必须all in智能化,而且必须找个最粗的大腿来抱。
放眼望去,谁的大腿最粗,最亮,还最有科技感?答案只有一个,华为。
于是我们看到了猛士M817,一台号称“全栈华为”的钢铁巨兽。这车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一股“我后台有人”的底气。
但问题来了,技术堆上去了,消费者能感知到吗?你能把“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的牛逼之处,翻译成隔壁王总能听懂的人话吗?
这就是猛士的命门所在。它的技术,是借来的光;它的品牌,是自己的山。怎么让光照亮整座山,而不是只在山顶有个灯塔?
这事儿,光靠技术宅男是搞不定的。
你需要一个翻译官。一个既懂华为那套黑话,又懂怎么把黑话包装成情话卖给消费者的翻译官。
所以,你看懂赵安的价值了吗?
这位哥们的履历非常有意思,安踏、华为、诺基亚、美的。横跨运动、科技、家电,全是贴着肉身和消费者拼刺刀的行业。尤其是在华为干过,这简直是简历上最亮的一行金字。
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他懂行规。他知道华为内部的沟通方式、决策流程、技术逻辑。他和华为的人开会,不需要翻译,大家可以说黑话。这就极大降低了沟通成本。猛士想要华为的技术?赵安能直接找到对应的接口人,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说:“兄弟,这个功能我们要,下个版本OTA能不能给安排上?”
第二,他懂转化。他知道怎么把华为那些复杂的、冰冷的技术参数,变成一个个能让用户尖叫的卖点。这就好比解释一份财报,技术人员只会告诉你“净利润同比增长30%”。而一个顶级的营销咖会说:“这就像一份体检报告,别人P得跟写真一样,但咱们这份,肝功能强劲得能去奥运会。”赵安要做的,就是把猛士这身“军工肌肉”和“华为大脑”的体检报告,翻译成一本让猛男和富婆都欲罢不能的写真集。
这就是典型的“快种快收”打法。在现在这个卷到冒烟的汽车市场,根本没时间给你慢慢培养人才,必须直接空降一个熟手,插上电就能用。
所以,这哪是招聘一个营销副总,这分明是从华为请来一个“随军牧师”,一方面安抚内部的技术团队,告诉他们我们的智能化路线没问题;另一方面对外“传教”,告诉消费者,信“华为神教”,得永生。
这场合作里,没有谁是傻子。
对猛士来说,它用一个副总的职位,换来了一个能打通华为任督二脉的关键人物,加速了“华为基因”的注入。这比签一百份战略合作协议都管用,因为人才是流动的技术,是活的SOP。
对华为来说,它乐于看到自己体系里出来的人,去甲方身居高位。这等于在客户内部安插了一个“自己人”,以后卖解决方案、推生态合作,都会顺畅得多。这叫什么?这叫把服务“喂到嘴里”,客户想不吃都不行。
对赵安本人来说,这更是一场豪赌。赢了,他就是那个把传统军工巨头成功带入智能化新时代的传奇操盘手,身价倍增;输了,这个转型失败的锅,他也得背上一大半。
这哪里是去创业,这分明是跳进了火山口。跳进去大概率不是起飞,是变成一个熟人。但高风险背后,是高回报。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铁三角”组合。技术出身的万良渝负责搞定产品和华为的技术对接,保证车子本身够硬核;营销出身的赵安负责把这份硬核翻译成市场上的真金白银;而他们背后的东风集团和华为高层,则负责在战略层面进行利益捆绑和资源互换。
这套组合拳打出来,节奏感十足。
短句三连,来了。
他们想干嘛?他们想破局。他们想活命。
怎么破?光有肌肉不行,光有脑子也不行,必须是“肌肉脑”。一个长着施瓦辛格身体的爱因斯坦,你说对手怕不怕?
怕。但不是怕你有多强,而是怕你这种不要命的玩法。因为这种跨界组合,完全不按传统汽车行业的牌理出牌。这就像一场拳击比赛,大家都在按规则打点数,突然冲进来一个拿着板砖的,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砖。猛士和华为的组合,就是那块最硬的板砖。
最终,这场始于练秋湖的会面,与其说是一次高层拜访,不如说是一场“新范式”的誓师大会。
它宣告了一种中国智造的全新打法:以国企的雄厚家底和军工品质为基座,承载住最激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灵魂注入”。然后通过关键的人才流动,完成两个物种的基因融合。
这不再是简单的供应商和甲方的关系,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猛士的销量,就是华为汽车业务的军功章;华为的技术,就是猛士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唯一指望。
当一个品牌的“军标级越野基因”与一个科技巨头的“最强大脑”如此深度地耦合在一起,你很难说清这到底是一家车企,还是一家科技公司。
或许,这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因为它既有传统车企的“重”,又有科技公司的“快”,这种矛盾的结合体,一旦跑顺了,将是所有对手的噩梦。
而赵安的这次履新,就是那个负责给这台怪兽级机器拧上最后一颗关键螺丝,并狠狠踩下油门的人。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