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天,BMW、奔驰和奥迪(BBA)这些大佬在办公室里的气氛可想而知。
最近的财报出来了,结果真是让人心慌慌。
净利润都是大幅下滑,奔驰直接暴跌42.8%,宝马也下滑了26.4%。
曾经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利润奶牛,如今变成了业绩黑洞。
先来说说中国市场,以前BBA可是摇摇晃晃的利润引擎,贡献了全球三成的利润。
可是今年一季度,销量居然出现大滑坡。
宝马的销量在中国市场下跌了17.2%,而奔驰的高端车型如S级和GLS销量也掉了14%。
相比之下,奥迪倒是有一些好消息,虽然利润下滑了,但营收反而上升了12.4%。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再往下看,谁能想到电动化在BBA的财报中竟然成了个分水岭!
宝马这季度交付了10.95万辆纯电动车,同比增长32.4%,居然占了全球销量的近20%。
而奔驰的情况却完全相反,纯电动车销量竟然下降了14%,这让人很为难,单车被亏损1.2万欧元,手里的技术到底怎么了?
转型期间说什么都得提智能化。
市场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豪华车了。
现在,消费者在意的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新玩意。
可BBA的应对速度慢得跟蜗牛一样,尤其在技术创新这块,明显被其他品牌吊打。
比如理想和蔚来,这两个年轻的品牌在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上做得相当不错,销量一路飘红。
而要是再不跟上潮流,BBA可就要面临更大困难了。
说到电动车,奥迪通过引进华为智能技术与PPE平台合作,销量提升了30%,显然是抓住了机会。
可是奔驰呢?
在电动车市场上,要是再继续慢半拍,根本就没法竞争。
损失的利润和抢不到的市场份额,最终都回过头来伤了品牌的根基。
再看看他们的销售策略,BBA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惜搞价格战,但结果是利润硬生生被压缩。
宝马为了维持销量不得不向价格低头,这个砸锅卖铁的策略不止降低了品牌印象,还破坏了原本稳固的市场地位。
高端车型依赖的品牌价值,真的是摇摇欲坠。
另外,从本土生产和进口政策来说,BBA也在受制于一些国际局势。
美国的关税政策搞得BBA心烦意乱,约8万辆进口车的成本大幅提升,奔驰甚至不得不放弃2025年的财务预期。
这种情况下,全球供应链也被不断打乱,本该灵活应变的策略,现在变得非常被动。
不过,BBA也不是没有行动,奔驰打算削减10%的生产成本,宝马也在加快沈阳工厂的电动化进程。
而奥迪则扩大与华为的技术合作,试图依靠本地化设计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虽然大家想努力,但面对这么多挑战,结果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BBA现在的财报,真的是传统汽车工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未来的三年将成为豪华车市场的关键期,不管是宝马的技术突围,奥迪的本土打击策略,还是奔驰的成本控制,最终的目标都是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如果面对当前市场的剧烈变化,BBA能否保持自己的地位,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