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出口霸主隆鑫去年卖了157万辆,赚钱却不如春风动力! 重庆5家企业跻身出口10强,但真正的高端市场仍被国外品牌牢牢掌控。
2024年,中国摩托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整车出口量达1101.63万辆,同比增长26.72%,出口金额69.81亿美元,增长23.8%。 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摩托车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34.7亿元。
出口量排名前十家企业共出口665.93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60.45%。 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庆和广东两地,形成了“重庆摩帮”与“广东摩帮”分庭抗礼的格局。
重庆隆鑫以157.29万辆的出口总量位居行业首位,同比增幅为28.64%,实现出口金额10.5亿美元。 这已经是隆鑫连续十九年保持行业出口规模第一。 隆鑫通用创建于1993年,从摩托车发动机做起,拥有超过20年的摩托车制造经验,产品涵盖50cc-900cc多种车型。 2018年9月推出的自主高端品牌“VOGE无极”,已成为国产休闲娱乐运动机车头部品牌。
大长江集团(豪爵铃木)作为国内燃油摩托车销量冠军,2024年出口95.22万辆,居行业第二位。 大长江不仅是国内摩托车车企的“一哥”,同时也是国内铃木摩托最大的合作厂商。
广东大冶公司(豪江摩托品牌)以74.94万辆的出口量位列第三,同比增长35.66%。 这家企业打造出亚洲目前最大的单体摩托车生产车间,拥有8条总装线。 在去年4月举行的第135届广交会上,大冶推出了中国首例大量应用镁合金轻量化材料的摩托车,比传统钢制车架轻30%左右,强度增强30%左右。
广州豪进摩托以62.6万辆的出口量位居第四,同比大幅增长68.38%。 宗申摩托以60.98万辆的出口规模排在第五位,同比增长23.68%。 2024年12月,宗申完成了对隆鑫摩托的控股,两大巨头合并后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摩托车企业,2024年合计销量达到334.5万辆,远超目前销量榜首大长江的194万辆。
重庆银翔出口量达到60.19万辆,同比增长44.1%。 江门市珠峰摩托出口量为48.08万辆,同比增长率高达51%。 新大洲本田出口43.45万辆,同比增长22.36%。 力帆实业出口33.29万辆,居业内第九位。 重庆润通以29.84万辆的出口量位列第十。
从排量结构来看,150系列、125系列、110系列等小排量车型依然是出口主力。 2024年,150系列出口343.16万辆,同比增长33.07%;125系列出口332.7万辆,增长25.23%;110系列出口129.06万辆,增长16.09%。
200系列和250系列等中排量车型出口也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分别达到105.05万辆、38.17万辆,同比增长44.81%和13.3%。 250cc以上大排量摩托车出口35.9万辆,虽然只占总出口量的3.3%,但2022-2024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67.5%。
中国摩托车80%以上出口到亚非拉地区,绝大部分都是中低端产品。 2024年1-11月,拉美地区是我国摩托车出口的主要目标区域,出口数量占比达到42%,出口非洲的数量占比为25%,是第二大出口目标地区,出口亚洲地区的数量排名第三,占比为22%。
按出口金额衡量,浙江省的春风动力和钱江摩托虽然出口数量未进入行业前十,出口收入却榜上有名。春风动力实现了12.43亿美元出口金额,高于重庆隆鑫的10.5亿美元,居行业首位。 钱江摩托也有3.6亿美元的出口金额,居业内第七位。
目前,全球中高端摩托车市场仍被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品牌所垄断。 日本在中小排量摩托车和大排量中高端市场具有技术和品牌的领导优势。 高端摩托车领域,欧美、日本摩托车品牌的影响力仍占据绝对优势。
印度作为目前全球最大摩托车产销国,是中国摩托车在海外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2023年,墨西哥成为印度摩托车出口第一大市场,尼日利亚为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金额达2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对尼日利亚摩托车出口金额的1.89亿美元。
2025年1月至7月,我国摩托车整车出口总量达1044.17万辆,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1.29%,出口总额达65.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15%。 从区域市场来看,拉丁美洲和非洲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拉丁美洲是我国摩托车出口的最大市场,累计出口382.82万辆,同比增长20.34%,出口金额为23.18亿美元,同比增长29.42%。 非洲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出口量达327.0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75.28%;出口额达17.21亿美元,同比增长79.55%,涨幅位居各大洲首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