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林肯太落伍,林肯笑你看不穿:这车根本不是卖给你的

林肯冒险家出了个新款,23.58万起,带混动。

这事儿本身不大,但有意思。有意思的点在于,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一个传统豪华品牌,用一套“成熟”的混动系统,试图在已经被电车打成废墟的30万级市场里,证明自己还活着。

这不叫进攻,这叫行为艺术。

主题是:一个穿西装的绅士,如何在哥斯拉大战魔斯拉的现场,优雅地吃一份牛排。

你不能说他不优雅,但你总觉得他下一秒就要被踩成肉酱。

林肯这一手,其实不蠢,甚至有点小聪明。它看准了一群非常特殊的用户:那些被新势力各种发布会、各种智能座舱、各种OTA升级搞得头皮发麻,但又对纯电车那脆弱的续航和随缘的充电桩充满恐惧的“中间派”。他们想要科技感,但骨子里信不过科技。他们想要省油,但更相信发动机的轰鸣。冒险家这块27寸大连屏和那套1.5T混动,就是精准投喂给他们的“赛博丹药”。

屏幕够大,满足了他们对“新”的想象;混动够省油,解决了他们对油价的焦虑;而林肯这个标,则维护了他们作为“豪华车主”最后的体面。

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

但问题是,这个时代,最不需要的就是恰到好处。

当下的车圈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你多做一个菜我少放一点盐的存量游戏。这是掀桌子,是黑暗森林,是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的自爆卡车冲锋。

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点了。

如果说之前理想是把用户的蛋糕抢走了,小米是把做蛋糕的厨子挖走了,那蔚来的乐道,就是连餐厅里的蜡烛和盘子都没给剩下。

你笑林肯太落伍,林肯笑你看不穿:这车根本不是卖给你的-有驾

在这种烈度的战场上,林肯端上来一份精心烹制的、温度适宜的、营养均衡的惠灵顿牛排,然后礼貌地问大家:“要不要来点?”

同行看了也得傻。

大哥,我们都在用RPG对轰了,你搁这儿耍刀叉呢?

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里?不在特斯拉,不在激光雷达,在“老头乐”。

任何技术,无论在实验室里跑得多牛逼,参数多好看,只要解决不了一个睡眼惺忪的大爷骑着老头乐突然从路口逆行冲出来的问题,那这个技术就是个屁。因为只要大爷躺得快,姿势帅,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AI算力再高也算不过人情世故。

你笑林肯太落伍,林肯笑你看不穿:这车根本不是卖给你的-有驾

林肯冒险家也是一个道理。它的豪华、它的舒适、它的品牌历史,这些都很对。座椅加厚变软,底盘扎实,隔音优秀,这都是一个豪华品牌该干的事儿。

但在一个“新豪华”由智能定义的时代,这些传统优势就像是给一部诺基亚镶钻。

很贵,很亮,但它还是只能砸核桃。

你跟年轻人说,我的车真皮座椅多舒服,他说,我的车能自己找到车位。

你跟他说,我的发动机运转多平顺,他说,我的车能K歌看电影。

你跟他说,我这是百年美式豪华传承,他说,啥是林肯?是那个解放黑奴的总统吗?

这不是代沟,这是物种隔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我降维打击你们地球人,你们地球人自己先互相降维打击起来了。坏了菜了。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老款美系豪华车的中年人,我特别懂那种感觉。那种车门一关,与世隔绝的厚重感;那种油门踩下去,发动机传来低吼的自信心。但讲真,我楼下那个天天占我车位的老大爷,他开的就是个老款林肯,那车门厚的跟防盗门一样。可能这就是安全感吧。

但这种感觉正在被快速消解。

因为新势力告诉你,安全感不是门有多厚,而是车上有多少个摄像头和雷达,能在危险发生前就帮你刹停。舒适也不是座椅有多软,而是夏天上车前空调已经提前打开,车里永远是26度。

这套逻辑,传统车企学不会吗?能学。但他们的转身,就像一头大象在跳街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成本、博弈和犹豫。车企们还在纠结自己那套祖传的“心脏瓣膜”能不能再战十年。

这套打法在三年前叫稳重,在今天叫自戕。属于是铁轨上逆行,还嫌火车开太慢。

再说说品牌。

奔驰的品牌最值钱的是三叉星本身。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单纯地喜欢特斯拉,你跟他说座椅硬、做工差,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科技的浪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你笑林肯太落伍,林肯笑你看不穿:这车根本不是卖给你的-有驾

林肯的品牌价值,或者说“品牌玄学”,就有点尴尬。它曾经是总统座驾,是美式豪华的巅峰。但那是上个世纪的荣光。今天的年轻人对它的认知,可能还不如对“懂王”的认知深刻。

你笑林肯太落伍,林肯笑你看不穿:这车根本不是卖给你的-有驾

品牌光环一旦褪色,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产品力对决。

你笑林肯太落伍,林肯笑你看不穿:这车根本不是卖给你的-有驾

而一旦进入产品力对决的角斗场,面对一群把配置堆到牙齿,价格屠到脚踝的国产“修仙者”,林肯这套混动系统,就像是武林高手拿着一本《养生指南》去华山论剑。

打不过,真的打不过。

加大加大加大,配置要加大。便宜便宜便宜,价格要便宜。

这才是现在的版本答案。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狠,林肯的公关估计已经在磨刀了。但讲真,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

所以,这台23.58万起的混动冒险家,到底想干嘛?

它不是来打仗的,它是来“渡劫”的。

渡那些传统燃油车主的劫。给他们一个缓冲期,一个从燃油时代平滑过渡到下一个时代的“任意门”。在这个门里,他们既能享受到一部分电驱带来的安静和省油,又不必承受纯电车带来的里程和补能焦虑。

这是一门生意,一门针对“恐惧”的生意。

妈的,这简直不是竞争,这是献祭!

它用自己的“不合时宜”,去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恰逢其时”。

所以你问我这车值不值得买?你问错人了。

你应该去问风水大师。

因为买这车的人,买的根本不是车,不是什么动力总成和智能座舱,买的是一种“我就不信你们那套新势力邪教”的信仰,是一种坚持“车就该有个车样”的勇气。

从这个角度看,三十万买一份对抗全世界的勇气,还带四个轮子和一个沙发。

就问你,值不值?

太他妈值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