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那个月销6万6的战报一出来,整个车圈都安静了。
66657辆。
666。
我仿佛能看到朱江明穿着大拖鞋,叼着烟,对着所有同行说: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连带着厨子和服务员一起送走。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端走了,那零跑这一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熄了还要揣兜里带走,主打一个颗粒归仓。
讲真,现在看这些新势力的销量榜,比看修仙小说里谁渡劫成功了还刺激。零跑宣布第100万辆车下线,从50万到100万只用了343天。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在造车,这是在下压缩毛巾,水龙头一开,哗啦一下就发起来了。感觉朱江明不是去德国开了个车展,是去瓦尔哈拉请了英灵附体,开了狂暴,抡起斧子就开始砍。这他妈的才叫造车新势力!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就是当下的黑暗森林。
另一边,曾经的王者,理想,就比较难受了。9月交付三万多台,同比暴跌36.8%。连续4个月同比下滑,整个Q3甚至不如去年同期。
这就很尴尬了。
理想的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屠龙术”的失效。过去,理想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组合拳,精准命中了中国家庭用户的痒点,一度是奶爸车里的玄学图腾。但问题是,这套武功的秘籍不是独家的,当所有的仇人都开始给你车里塞冰箱、装电视的时候,你的护城河就变成了小区门口的水洼。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家里也有一台理想。我太懂那种感觉了,一开始你觉得这车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解决了你所有带娃出行的痛点。但现在,隔壁老王买个尚界H5,15万多,智能配置比你还花哨,续航还长,你心里能不咯噔一下吗?
所以说,理想的麻烦,不是技术上的,是信仰上的。当你的车不再是停车场里最懂家庭的那个唯一选择时,信仰就开始崩塌。而李想老师面对纯电市场的犹豫,更是加剧了这种动摇。MEGA那造型,怎么说呢,感觉像是把设计师绑在椅子上拿尺子逼着画出来的,主打一个几何美学,但市场不买账啊。归根结底,用户的“信仰”动摇了。当你的车不能在停车场装逼的时候,你所有的技术都是白给。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然后是中间那帮神仙,个个都在整活。
小米和小鹏,跟商量好了一样,双双突破4万台。雷军老师用造手机的思路造车,直接降维打击,打得传统车企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何小鹏更是放话,未来十年一半销量要来自海外。这口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拿到了什么任意门技术。
最不讲武德的还是华为。鸿蒙智行全系干了5万2,那个新牌子“尚界”的首款车H5,B级SUV卖15万,29天小订16万。这是什么?这是雷电法王杨永信下场了,直接用电疗劝退所有对手。你跟它谈配置,它跟你谈生态;你跟它谈价格,它跟你谈爱国。这仗怎么打?没法打。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还能这么玩?
蔚来就更有意思了。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我们关心。一个月卖了三万四,其中蔚来主品牌一万三,新儿子乐道一万五,小女儿萤火虫五千多。别人是一个和尚挑水喝,李斌老师是三个和尚,不但有水喝,还开了个连锁茶馆。这种操作,你不能用商业逻辑去理解,得用玄学。我严重怀疑李斌老师不是在造车,他是在渡劫,每一次发布会都是在对抗天雷。加大加大加大,用更多的品牌,更多的换电站,来构建一个凡人无法理解的飞升仪式。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战地记者,记录的不是商业数据,而是一场大型血腥的吃鸡比赛。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但情绪到了。
讲真,最近我琢磨着换车,看了一圈头都大了。最后感觉还不如把我的旧车再开两年,省下来的钱够我喝好几年的茅台了。
所以,你现在看明白了吗?这个市场的核心已经不是技术崇拜了。什么自动驾驶,什么智能座舱,都是虚的。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根本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横店影视城门口那些不讲理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算力再强也得熄火。
这个时代的本质,就是一场掀桌子式的发疯。大家都不想体面地赚钱了,只想让对手死得比自己快一点。零跑的6万6,不是胜利的号角,而是自爆的读秒。它告诉所有人:我疯了,你们随意。
在这种癫狂的背景下,所有理性的分析都显得苍白。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汽车市场,比道诡异仙里的世界还要混沌。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