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门把手,这个最近在车圈频频被提起的设计,似乎正在悄然风靡。
在一些高端品牌如特斯拉和理想中,这种门把手已经成为标准配置,甚至连一些十几万的新能源车型像零跑和哪吒也开始纷纷跟进,连燃油车也开始跟风隐藏化。
然而,消费者的反应却让人好奇,社交平台上吐槽声一片,大家似乎对这种设计并不买账。
那么,车企们到底在坚持什么呢?
先来看看隐藏式门把手到底有啥魅力。
乍一看,它们似乎是为汽车增添了些高级科技感。
实际上,这样的设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逻辑。
比如,传统门把手通常需要复杂的制造工艺、冲压模具、密封胶条等,而隐藏式门把手则通过简化结构来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还看到,许多品牌在中控屏上大做文章,把机械按键统统换成了大屏幕,这也是为了降低生产麻烦。
看似复杂的设计,其实有时就是商家在精打细算。
不过,抛开这些表面上的省钱理由,真正的核心在于风阻。
油车时代,许多车企根本不需在意风阻对能效的影响,可如今作为新能源车,车企已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一旦风阻变大,车辆的能耗就会明显增加,续航也会缩水。
对于一辆电动车来说,每一个小改动都可能对续航产生影响,甚至仅仅减少0.01的风阻系数,便能在高速行驶时增加几十公里的续航。
想想一辆原本标称续航400公里的电动车,如果因为门把手设计的原因,实际只能跑到350公里,消费者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在风阻带来的续航压力面前,车企们不得不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隐藏式门把手表面上看似是为了追逐时尚,实则是为了在能效方面进行更严苛的设计挑战。
就连高端品牌迈巴赫和奥迪等,也开始运用这种设计,难道它们是为了省几块钱的模具费吗?
显然不是,它们的目标在于追求更优雅的外形和更优秀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反观那些最压缩成本的老头乐和一些经典燃油车型,恰恰没有跟风隐藏式门把手。
为了成本而忽略了这个设计,是否说明它们在这个方面的认知有所缺失?
或者说,这些老车型并没有新能源车那样的能量焦虑,它们更注重的是实用性和耐用性。
只有在新能源时代,风阻控制才真的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一点关乎续航与能效,关乎车主的日常使用体验。
关于设计的复杂性,隐藏式门把手的机械结构其实并不简单,需要感应系统、电动弹出、密封保护等多种设计,这无疑使得生产成本上升,远非简单的省模具费。
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新时代中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更长的续航和更低的能耗。
未来的汽车设计,无疑将更多地聚焦在这些细节上。
从当今的趋势来看,隐藏式门把手不仅仅是个潮流,而是时代的发展推动的必然产物。
电动车更需要在每一个设计上做到极致,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不妨说,隐藏式门把手的存在,正是新能源车追求高效与美观的一部分,它们的设计初衷并非只是为了迎合市场潮流,而是为了在看似微小的细节中,为车主带来更优质的用车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