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2025年下半年首份新势力销量榜单揭晓,引发行业震动。理想汽车公布7月交付量仅为30,731辆,同比暴跌39.74%,环比下降15.29%13。这一数据不仅创下理想连续两个月双下滑记录,更使其首次跌出新势力前三宝座,让出给零跑、问界与小鹏。
01 格局重塑,新势力座次大洗牌
零跑汽车以50,129辆的交付量强势登顶,同比增长超126%,成为首个单月突破5万辆的新势力品牌。问界以40,753辆位居第二,贡献了鸿蒙智行近85%的销量;小鹏则以36,717辆创历史新高,跻身前三。曾经的“增程三强”格局被彻底颠覆。
第二梯队厮杀更为残酷。理想以30,731辆位列第四;小米汽车首次突破月销3万辆大关,环比增长20%;蔚来交付21,017辆位居第六。这场排名地震背后,是新能源市场残酷的淘汰逻辑——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持续的创新。
理想汽车的滑坡早有预兆。今年1-7月累计交付234,669辆,同比下滑2.21%。面对颓势,理想已将全年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但完成率仅36.7%。
02 理想掉队,多重危机集中爆发
产品迭代严重失误成为理想滑坡的首要原因。增程式主力L系列被问界M7焕新版、小米YU7等竞品分流,“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优势被快速复制。纯电转型更遭遇重挫:旗舰MPV MEGA因外观争议和50万级高价遇冷,全年目标仅完成约1.1万辆;7月底推出的纯电SUV i8虽降价至32.18万起,但24小时大定仅3000-5000台,转化率低至10%。
内部管理混乱雪上加霜。6月销售与研发部门合并成立“智能汽车群组”,导致战区制管理失调,订单转化效率骤降。高层减持更引发市场恐慌——销售副总裁邹良军、CTO谢炎合计套现约2197万元,被广泛解读为信心崩塌。
质量危机接踵而至。L系列频发前轮异响问题,引发近400名车主联合维权;MEGA碰撞测试中卡车损毁画面在网络疯传,被舆论痛批“营销翻车”。一连串负面事件,让这个曾经的销冠品牌深陷信任危机。
03 零跑小米崛起,新王攻势凌厉
零跑登顶背后暗藏三大杀招:全域自研电驱系统降本30%、欧洲市场单月出口破8000辆、15万元级C10车型占比高达60%。这种“技术+成本+全球化”的组合拳,使其在价格战深水区依然保持强劲竞争力。
小米则上演现象级崛起。首款车型SU7以均单价29.8万元实现月产3万,手机用户转化率达7.2%,自建充电桩完成80%地级市覆盖。东吴证券研报揭示其用户心智占领秘诀:消费者“先看颜值再看其他属性”,对智驾功能秉持“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的态度。
当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势力同样表现亮眼:深蓝交付超2.7万辆领跑埃安;极氪、岚图、阿维塔等集体跻身“月销万辆俱乐部”。多方力量的崛起,让新势力赛道竞争更趋白热化。
04 自救行动,理想背水一战
面对困局,理想正多线突围。技术端推出VLA司机大模型,为所有搭载AD Max系统的车主升级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销售网络持续扩张——全国零售中心达535家,覆盖153城;超充站突破3028座,充电桩超16,671个。
资本市场却难掩忧虑。在i8发布后,理想港股股价应声下跌;而同期蔚来因乐道L90积极定价策略,股价月内大涨27%。理想能否借纯电车型i8挽回颓势?其“不打价格战”的高端策略与当下价格敏感的市场环境形成鲜明矛盾。
05 下半场开局,决战序幕拉开
各品牌已亮出下半年底牌:鸿蒙智行计划8月密集推出享界S9T、问界M8纯电版及尚界H5三款新车;零跑将交付被寄予厚望的B01车型;小鹏则押注第四季度大型增程SUV冲击20万+市场。
理想背靠累计交付超136万辆的基盘,仍具反击资本。随着i8交付爬坡及L系列焕新,其能否夺回失地,将成为下半年最大悬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