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9 Xtreme出世,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中国怎么突然又造出这么猛的超跑了?”但认真想一想,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在汽车领域那些年被灌输的所谓规律——比如“纯电只能省电,运动、激情、极致统统是烧油发动机玩的事”——其实从来都不是不可动摇的铁律。
一个问题,咱们买车,图过什么?曾经是图个能装人拉货就行,后来图个舒适,再后来讲点操控和性能,这几年呢?新能源汽车发展了,大家一说电车无非两个事:第一,能开多远——续航,第二,充电方不方便。可这回仰望U9 Xtreme出现,它就像造火箭的人突然告诉你:“你还‘续航’?我这直接带你飞!”你说,这种打脸来的,够不够响?
首先很多人不明白,这车限量30台,注定它不是为满足面子或噱头。真有人说,这不就是个中国制造的标王吗?可你琢磨琢磨,这车最牛的不恰恰是不声不响地直接干到全球最快量产车这个位置,并且——令人震惊——它还是电动的。496.22km/h的极速、纽博格林北环6分59秒157,只看这两项就让无数传统超跑秒变“出土文物”,那些欧美大厂估计半夜都得喊爹。
有人说,百公里加速做到三秒不到不新鲜,极速上500km/h价值在哪?——电动车做到极限性能,到底有啥意义?值不值?说真心话,这事就像曾有人问中国“长征三号火箭为何花那么多钱”,如果咱们一直盯着油盐酱醋、公里续航,那中国汽车永远只能当搬运工,做代步仔。但像仰望U9 Xtreme这样直接捅苍穹的尝试,不正说明了中国品牌的雄心和技术底气?
你看看,人家怎么玩?1200V超高压平台、四电机30000rpm转速、1200+马力推重比,这些词,前几年你说在中国汽车身上能出现,估计得被喷成“PPT造车”。但今天,这事就真做成了。推重比高达1217Ps/t是什么概念?火箭起飞的数据都不过如此。
再说冷却系统,普通人只会想“电车怕热”,但仰望U9 Xtreme为了赛道连电机、动力电池都堆上了大流量油泵、双层+立体冷却、管你怒怼多久都不会掉功。连续高强度驾驶、毫无衰减,想想跟以往电车激烈驾驶几十秒就降功率,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再追问一句:只要快,有啥了不起的?能刹住吗?拐得稳吗?安全第一啊!答案是,他们把久经考验的碳陶刹车、钛合金卡钳直接用上,甚至专门为纽北那种魔鬼级跑道对刹车算法单独深度标定。你别小看这事,别说车,一般人都不敢保证自家厨房煤气灶随便烧都不卡顿,这辆电超跑却能全程无衰减,每一个弯都敢硬顶。这种极致的态度,技术上啥水平,你一查比对,秒懂。
顺便一提,佳通也跟着做了专属半热熔胎,用的是跟防弹衣一样的高强度芳纶纤维。可能一般车主觉得轮胎就是换着用,但如果你真追极速,没点特别材料直接就被离心力撕碎了。能安全突破500km/h的轮胎,这比造发动机还难!而且这种轮胎,既要抓地还要排水,这玩意儿一旦跑进赛道雨天里,也敢拧着头皮冲。
所以我总忍不住想问:为什么全世界超跑很多年都只有欧美那几个著名队伍,难道中国的人就不能造世界最快的车?以前答案是没机会、没底子,今天仰望不给世界任何理由,直接钉上榜首,把历史改写了。
有些人说,30台车而已,又不让咱普通人买,意义在哪?但真的是这样吗?中国航天什么时候卖给普通人?可它的每一次突破,不都是全体中国人眼里的自豪吗?仰望U9 Xtreme不是让每个人买一辆去开山劈岭的,而是代表了一种极致追求,一种属于中国制造的技术自信和全球影响力。以前我们被人家说中国只能造低端车、跑快点就报废了。现在,谁还敢这么讲?
当然也有人讲,“电车不就是无聊?也就一脚油门冲到底,哪有内燃机那种声浪和机械激情。”这事就跟“智能手机拍照没胶片味道”是一样的。世上只有进步不会停下,有些美好总归属于过去。“燃油机才是男人的浪漫”,是浪漫,但如果用浪漫给中国技术设天花板,这世界谁都不会正眼看你。
最牛的不是这车能开多快,而是它站到了世界舞台的C位,让全球目光第一次聚焦中国品牌、纯电超跑、技术极限三重叠加。咱们现在制造业不光玩低价,还有人去攻顶,把“做不成、做不了、做不快”的天花板全都当空气捅破。电动车发展这局棋,仰望用U9 Xtreme像划开银河的流星一样直接划了条线,把牛逼写进了历史。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车不是给你我的钱包准备的,它是中国汽车工业为全世界写的一个脚注——别小看中国速度,别以为中国品牌只会堆配置、卷价格。敢玩技术巅峰,敢挑战物理极限,这才是最该骄傲的地方。
今天能有U9 Xtreme,明天就有更多“世界第一”,后天也许地球之外、宇宙旅行的交通工具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别觉得这夸张,仰望不是凭空想象。星辰大海从不是喊出来的,是一台又一台“全球最快”的车,一次又一次把天花板提上去,中国制造才答得上世界的“下一个奇迹”。
谁说“电车只能代步,创新轮不到中国”?仰望U9 Xtreme用现实告诉你:“你想不到的,我都能做到;你以为做不到的,我做还要做到最好。”
握着方向盘的手可以发抖,但技术飞奔的决心必须帅得让全世界羡慕。有人说,中国为什么要造这么快的车?我的答案是,这不是一台车,这是中国速度的宣言。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