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9千8。
这数字一出来,我脑子里嗡的一声,第一反应不是看车,是想看看其它车企老板的脸色。
比亚迪这是真不打算给别人留活路了,直接扛着意大利炮上桌,喊的不是“开炮”,是“谁都别吃了”。
讲真,这几年车圈风起云涌,什么“颠覆者”我没见过,但像方程豹钛7这么个玩法,上来就把“智能大五座SUV”的底裤给扒了的,还真不多见。
咱先不说别的,就聊聊那张脸。
第一眼瞅过去,嚯,一股子英伦贵族味儿,那方盒子造型,那横平竖直跟拿尺子画出来似的线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路虎卫士哪个失散多年的亲兄弟来东方认祖归宗了。
4999mm的车长,快5米的大块头,往那一戳,气场绝对是拿捏得死死的。
这年头,好像不造个“方盒子”,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玩硬派的。
可这钛7,偏偏就不是个纯粹的糙汉子,你把车门拉开,才发现这哥们是穿着户外冲锋衣在听交响乐,玩的是一套“铁汉柔情”的骚操作。
我跟你讲,这车的内部空间,简直就是个“空间魔法师”。
那个官方说的70.9%“得房率”,翻译过来就是,你能在里头伸直了腿,葛优躺都没问题。
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个丧心病狂的47处储物空间,我寻思着这设计师以前是干啥的?
这是生怕我们这帮奶爸藏点私房钱没地方是吧?
后排一放倒,1880L,别说当床睡了,搬家的时候都能少请个货拉拉。
然后,高潮来了。
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理想三件套”被比亚迪玩明白了,而且是加倍地明白。
那个能从零下6度制冷到50度加热的冰箱,夏天冰阔乐,冬天温牛奶,伺候得比你对象都周到。
顶配那7块屏幕,我都能想象一家人出游的场景了:我在前面开着车,老婆副驾追剧,娃在后排拿BYD Pad上网课,主打一个互不打扰,阖家欢乐。
这到底是科技进步,还是家庭关系的“赛博隔离”?
细思极恐啊朋友们。
你以为这就完了?
太天真了。
比亚迪这次是铁了心要让你把家搬车里。
全球首发的车载无人机、自研电动滑板、游戏手柄……我当时就懵了,这到底是造车还是开杂货铺?
你开着一台将近2米宽的SUV,到了目的地,从后备箱掏出个电动滑板“咻”一下就飞了,这画面感是不是有点过于魔幻?
这操作,精准地戳中了每一个想在孩子面前当“酷炫爹地”的男人的心巴。
但冷静下来想想,这些东西的使用频率有多高?
会不会最后都成了后备箱里吃灰的“高科技垃圾”?
当然,光会玩花活儿可站不稳脚跟。
这台1.5T的插混动力,4.5秒破百,一脚油门下去,能让你体验到灵魂出窍的感觉,而它的馈电油耗却低到5.9升。
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体重200斤的壮汉,跑起来比博尔特还快,吃得却比林妹妹还少。
这就有点不讲武德了。
底盘这块儿,料给的是真足,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就怕你觉得不高级。
四驱版那个“全速域轮端解耦技术”,说白了就是,公路上跑它就用两条腿,省油;真要去野地里撒欢了,它能瞬间切换成四条腿,保证你不掉链子。
再加上坦克掉头、云辇-C这些黑科技,比亚迪几乎是把“天神下凡”四个字写在了配置单上。
可话说回来,东西给的越多,我心里反而越嘀咕。
这么多精密的电子玩意儿,这么多复杂的机械结构,塞在一台20万级别的车里,它的稳定性能靠得住吗?
那个听起来牛哄哄的“解耦”技术,在几万公里的摧残后,会不会变成“耦合”?
那个能预判路况的云辇系统,万一哪天“老眼昏花”,会不会在高速上给你来个惊喜?
我不是怀疑比亚迪的技术,我只是作为一个老司机,深知“越简单,越可靠”这个道理。
所以,方程豹钛7这车,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它穿着硬汉的外衣,却藏着一颗“海底捞式”服务的心。
它既想陪你去征服山川湖海,又想把你按在沙发里刷抖音。
它用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给你描绘了一个“全都要”的美梦。
可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完美?
这辆车,到底是真正读懂了中国家庭需求的“六边形战士”,还是一个为了“卷”死对手而用力过猛的“缝合怪”?
这个问题,或许只有等第一批车主跑个几万公里,在论坛里一边晒着诗和远方,一边吐槽着各种小毛病时,我们才能找到答案。
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