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屁股还没坐热乎,新款问界M7的路透照就炸开了锅,这换代速度,赶上火箭发射了。老车主们,估计现在的心情就像吞了只苍蝇,堵心!
新款M7,据说改头换面了。车头直接copy大哥M9,搞了个全封闭式脸谱,大灯也换成方方正正的,倍儿精神。轮毂也骚气了不少,多辐条星芒设计,闪瞎眼。要说这些皮囊上的事儿,还能安慰自己说各花入各眼。但听说智驾系统要鸟枪换炮,192线激光雷达安排上,ADS 4.0也要伺候着,这才是赤裸裸的暴击。谁不想自己的座驾更赛博朋克一点呢?
有人嚷嚷,这不是明摆着薅老用户的羊毛吗?厂家是不是猴急了点?可转念一想,车企也难啊。25-30万价位的SUV,那可是刺刀见红的修罗场。理想、蔚来这些愣头青盯着,自家兄弟智界R7也在旁边虎视眈眈。问界M7要是不抖点新包袱,怕是很快就要被卷成渣渣了。
瞅瞅问界M7,刚出道时那叫一个风生水起,销量跟坐了窜天猴似的。可没嘚瑟多久,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最后还是靠着M9镇场子。这说明啥?说明老百姓心里明镜儿似的,光靠噱头和嘴炮,走不远的。真材实料才是王道。
当然,也有人为问界鸣不平。说现在汽车圈,迭代速度简直丧心病狂,一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消费者永远慢半拍。今天刚提顶配,明天就变丐中丐。这话听着也有几分道理。但说白了,消费者凭啥要为车企的“内卷”埋单呢?
现在不少车企,都热衷于“军备竞赛”,恨不得把所有黑科技都塞进车里。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各种传感器,不要钱似的往上堆。可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吗?或者说,这些玩意儿真的能改善用车体验吗?
就拿新款M7来说,据说要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这玩意儿确实能提升智驾的上限,但同时也拉高了身价。这多出来的银子,最终还不是从消费者口袋里掏?而且,激光雷达这东西,在恶劣天气或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能还会掉链子,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所以说,车企在死磕技术升级的同时,也要掂量掂量用户的实际需求。别为了追求“高精尖”,忽略了实用性和性价比。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车就是个代步工具,能靠谱地把自己送到目的地就OK了。
说回问界M7这事儿。老车主闹心,可以理解。但车企要恰饭,要进步,就得推陈出新。关键在于,车企如何在创新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安抚老用户的情绪,又要吸引新用户的眼球。
归根结底,消费者买车,买的不只是钢铁疙瘩,更是对品牌的信任。车企要是把用户当成待宰的羔羊,一茬接一茬地割,最终只会玩脱。毕竟,在互联网时代,口碑才是硬通货。
“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这句话在汽车圈同样适用。但等等党也别得意忘形,谁知道下次更新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呢?现在买车,就像抽盲盒,不到开奖那一刻,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抽到的是惊喜还是惊吓。只能说,且开且珍惜吧!
全部评论 (0)